展览交流 >>专题展览

纪念活动·友情长存 “丹青相照·真挚友情——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文献作品(上海)展”开幕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2日
手机扫码分享

2020年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0周年。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上海中国画院再次紧密合作,策划以“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为主题系列纪念活动,首先在合肥举办“丹青相照·真挚友情——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文献作品展”,之后于8月7日,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展出,将持续到9月6日。

此展由上海中国画院、合肥市文旅局主办,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杭州名人纪念馆(唐云艺术馆)承办,赖少其亲属、唐云亲属特别支持,展出赖少其、唐云作品近百件,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赠送赖少其的篆刻作品17方,以及相关文献史料160余件等。

赖少其、唐云同为中国书画界的代表人物,两人1953相识于上海,更因共同事业、书画艺术、修养志趣和创新精神,结为惺惺相惜、相互尊敬的知音密友。

赖少其和唐云之间的情谊真挚深厚,直至1993年唐云逝世,40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们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上海市的美协、中国画院、美术馆等专业机构的筹备建立,奋斗不懈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丹青相照,进行书画合作和艺术交流,始终保持着密切交往,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此次专题展览不仅是赖少其与唐云真挚友情的见证,也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上海中国画院良好合作关系的延续。2017年,艺术馆与画院合作举办的“木石传真——赖少其文献作品展”曾荣获文旅部“优秀展览提名奖”。

一、展览场景

(一)展览外景

(二)丹青相照——作品专题

1.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翔文章

巧拙之间的艺术表达

陈翔


赖少其和唐云,人生道路迥异,气质禀赋不同,可谓各有千秋;但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尤其是对于中国画的不懈追求却是异曲同工的。

道无差异,艺有巧拙,赖少其和唐云的绘画艺术风格恰恰是在巧拙之间下足功夫,各表一端。赖少其初攻版画,后习国画,笔墨间既有刀斫的力度,又有浓墨的厚重,观似拙钝,实则暗合新安画派的先贤遗韵,所以其景也深远,其境也蕴藉,其意也高古,可谓寓巧于拙。唐云为人豪爽潇洒,有侠士之风,其画也以气韵生动、纤丽流美取胜,赢得雅俗共赏。而谛观其作,表里兼修,文质彬彬,以今情表古意,借平易述野逸,其情也真,其意也诚,可谓寓拙于巧。巧与拙,看似矛盾,在两位画家笔下竟能包容彼此,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此次展览,试图从他们的友谊入手回顾上海的美术事业在新中国初期草创发展的历程;从对他们艺术成就的梳理研究中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这不仅仅是回顾,也必定会对今天的绘画创作和研究有所启发。


2020610


注:作者系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展览场景


(三)真挚友情——文献专题

1.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文章

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

于在海


2020年6月-11月,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与上海中国画院紧密合作,在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历史情缘——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具有纪念性、史料性和学术性并重的特色。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提议,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最高国务会议,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决定在北京和上海二市建立中国画院。8月3日,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大会推选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的赖少其为主任委员,傅抱石、潘天寿、唐云等13位为委员。1960年6月20日,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丰子恺任院长,陈毅市长亲自为画院题写院名。

近65年后的今天,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北京和上海两家中国画院,都已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书画创作机构和专业学术单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和优秀文化的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次得到多方支持并先后在合肥和上海二市三馆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各个专题展着重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展陈大量文献和各类作品,回顾了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的密切关系,体现了赖少其是新中国之初上海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展示了他和丰子恺、唐云、程十发对上海中国画院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及艺术成就,见证了画院从初创、发展到改革壮大的辉煌业绩及重要影响。   

丹青相照·真挚友情——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文献作品展先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之后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此展反映赖少其(1915.5-2000.11)、唐云(1910.8-1993.10)二位先辈1950年代初期相识,他们先后筹建上海美协及展览部(后发展为上海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唐云曾担任过画院最早的业务室主任、1979-1980年副院长、1980-1984年代院长及1984-1992年名誉院长,两人长期密切往来和艺术交流的历史,作为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的纪念。

《赖少其(创建画院)、丰子恺(首任院长)、程十发(后期院长)书画作品及文献史料联展》在程十发美术馆举办,体现赖少其、丰子恺、程十发三位前辈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做工作及重要作用。

1952年,赖少其从南京调到上海担任华东(上海)文艺界主要领导,负责筹建上海的文联、美协、美术馆同时,1956年又领导了上海中国画院筹建工作。丰子恺1960年6月担任院长至1979年,程十发1984年担任院长至2003年,2004年担任名誉院长至2007年去世。此系列展览反映画院筹建到后期的完整历史及四位名家的代表作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文献史料:展出文件、手稿、图片、书籍类史料,特别是赖少其1956年为庆祝画院筹委会成立的册页亲笔题写的“开宗明义第一章”,知名画家民主推荐画院领导班子及画师的手写便条、赖少其回忆创建画院、1960年画院成立和发展改革等珍贵文献。

名家情谊:赖少其认真执行党的文艺政策,他尊重和团结傅抱石、潘天寿、唐云、林风眠、王个簃、吴湖帆、谢稚柳等老一辈艺术家,开始就邀请他们筹建画院或为画师,为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奋斗过程中,作为艺术家的赖少其与他们志同道合并成为知音密友的相关资料。

各类作品:展示了赖少其、丰子恺、唐云、程十发的曲折人生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和相关文献,反映了他们的作品风格、艺术特色以及美学思想、艺术观点、学术渊源和修养造诣。

文献和作品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丰富了系列活动的学术内涵,让广大观众更加深刻感受赖少其与上海中国画院及其名人大家的历史情缘,以及赖少其、丰子恺、唐云、程十发名家作品中强烈的艺术魅力、时代精神和家国情怀,同时加强了合肥市与上海市之间的文化合作和艺术交流,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促进书画艺术创作和中国文化事业的更大发展。


2020年5月1日


注: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2.展览场景


二、相关活动

(一)8月4日—6日,上海中国画院与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积极配合布置展览。

(二)8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翔(前排中),合肥市文旅局副局长陈江丽(第2排左1),上海历史博物馆书记王玉林(第2排右1),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程十发美术馆馆长杨奇(第3排左1),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张莉(前排左1),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策展人庞飞(第3排左2),原国台办企业负责人高晓东(第3排右1),赖少其战友后代、香港朋友丘璂(第2排中)等与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前排右1)及工作人员见面,双方商洽活动事项后合影。

(三)8月6日,上海中国画院、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唐云之子唐逸览、上饶集中营革命难友后代、上海工美、上海雅昌、装裱大师严银龙等各方面朋友举办茶话会,畅谈展览,讨论交流,气氛热烈。

1.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致辞

2.合肥市文旅局副局长陈江丽致辞

3.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程十发美术馆执行馆长吕明致辞

4.唐云之子、著名画家唐逸览致辞

5.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付生致辞

6.上饶集中营革命难友后代代表叶海坚致辞

7.上海工美拍卖公司总经理廉亮向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捐赠了唐云致赖少其信札文献

8.合影纪念

第一排自左向右:刘付生(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陈江丽(合肥市文旅局副局长)、叶海坚(上饶集中营革命难友后代)、于在海(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唐逸览(唐云之子、著名画家)、吕明(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程十发美术馆执行馆长)、陈容(上饶集中营革命难友后代)

第二排自左向右:程明(赖少其艺术馆研究部主任)、丁远飞(赖少其艺术馆典藏部主任)、方磊(赖少其艺术馆办公室主任)、陈琦(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党政办主任)、魏振(赖少其艺术馆交流部主任)、廖筠(上饶集中营名胜区接待办主任)、吴小均(叶海坚丈夫、教授)、廉亮(上海工美拍卖公司总经理)、严银龙(装裱大师)、冯保宁(陈容丈夫、公司老总)、徐丽丽(徐子鹤之女)、洪建(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主任)

(四)8月7日,展览开幕当天,各方面代表观摩展览并合影纪念。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魏振
网络编辑: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