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交流展览

弘扬传统文化•喜迎新春佳节——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2021年春节期间展览之四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4日
手机扫码分享
引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丰富春节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在春节期间将展出入选文旅部的三个精品项目,缅怀和纪念以赖少其为首的徽派艺术家的杰出成就和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无私贡献,同时展示赖少其艺术馆(2005—2020年)建馆15年来重点活动和良好业绩,结合当下疫情防控形势,艺术馆将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展览的方式,对观众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项目——“笔墨传承——新安画派、黄宾虹、赖少其艺术渊源研究展”(之二):

202127

摘要:本篇主要内容为赖少其与黄宾虹的密切关系,赖少其传承新安画派和黄宾虹的笔墨运用和部分文献。

一、赖少其与黄宾虹

1.2.jpg

赖少其深入黄山,探索发扬新安画派到黄宾虹的传统,在实践中创新。在1987年他被推举为黄宾虹研究会的会长。黄宾虹的价值被重新认识,他是有很大功劳的。这些年形成“黄宾虹热”,但真正得到黄宾虹精髓,沿着黄宾虹指引的道路,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在我的了解中,这方面至今还没有人超过赖少其。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薛永年

2010年5月7日北京中国美术馆《追求.创新—赖少其艺术回顾展》的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录

(一)赖少其与黄宾虹的密切关系

1.荣誉奖状

1.4.bmp

1953年2月,在杭州黄宾虹先生90寿辰庆祝会上,赖少其代表华东行政委员会向他颁发此奖状(图),他激动不已。

2.签名留念

1.5.jpg

“庆祝老画家黄宾虹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有黄宾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及赖少其、沈柔坚、潘天寿等人的签名。

3.《画学篇》

1.6.jpg

1950年代初,黄宾虹将理论著作《画学篇》手稿赠予知己赖少其,对赖少其进入国画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美协名单

1.7.jpg

华东美术家协会1954年发布“[1954]美字第[22]号通知”,通告当选的美协正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名单。赖少其与黄宾虹共同当选为副主席。

5.历史资料

1.8.jpg

上海《文汇报》在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分别报道了华东美术家协会从筹备到成立的过程,记录了赖少其作为筹委会委员为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所作出的贡献。

6.珍贵图片

1.9.bmp

1954年,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大会的纪念合影(前排左四为赖少其,左九为黄宾虹)

7.赖少其致悼词

1.10.png

1955年,赖少其筹办了黄宾虹先生追悼会并致悼词

8.赖少其文集

1.11.png

1956年12月,赖少其的文艺评论集《为了把艺术介绍给人民》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赖少其为《黄宾虹山水画册》撰写的前言,并特地选择黄宾虹先生画的一幅鸭子作为封面,表达他对黄宾虹先生的推崇和仰慕。

(二)赖少其撰写五篇关于回忆和研究黄宾虹的文章

1.赖少其为黄宾虹出版的第一本画册——《黄宾虹山水画集》

(1)《黄宾虹山水画集》封面及封底

2.1.jpg

(2)撰写前言

2.2.jpg

1954年冬,赖少其在上海茂名南路“文化俱乐部”为黄宾虹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黄宾虹九十山水画展,展出约 100 幅山水画、10 幅花卉、一幅鸭、一幅人物。1955 年 3 月 25 日,92 岁的黄宾虹在杭州 去世,赖少其到杭州为黄宾虹治丧后,即精选画展的 20 幅(画册标明16幅)山水作品,编辑《黄宾虹山水画集》并安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同年12月出版。赖少其亲自撰写前言,对黄宾虹的爱国情怀、传统研究、艺术观点、师法自然、注重写生、笔墨特色、无私奉献等恢宏丰厚的艺术人生,作了全面回顾和高度评价。

在全国刚解放、文艺界还很薄弱的当时,赖少其能够对一位老一辈艺术家的人品、才艺做出深刻认识并总结评价,这是极为罕见又很难得的,体现了他对黄宾虹的深厚感情和作为艺术家的学识胸怀。

(3)《黄宾虹山水画册》部分作品

2.3.jpg2.4.jpg

2.读黄宾虹论渐江

3.2.jpg

赖少其1985年撰写的评论黄宾虹艺术的文章

原载《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刊》,1985年5月歙县新安画派研究会编。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赖少其关于黄宾虹艺术及其回忆的文章(中)

3.3.jpg

赖少其(第一排,左 27)参加 1984 年 5 月 14 日安徽省举办的纪念渐江逝世 320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1984年5月5日,在安徽省歙县举办纪念新安画派大师渐江逝世320周年、黄宾虹诞辰120周年大会,之后成立歙县新安画派研讨会,赖少其受聘为顾问。接着在合肥市的省委稻香楼宾馆,安徽省文艺界举办纪念渐江逝世3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新安画派名家名作展览活动。美国、英国、日 本及中国(含台湾、香港地区)著名汉学家、美术史论家、画家300多人到会观展,在研讨会上提交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安徽省文联主席兼省美协主席的赖少其负责筹办了这项活动,向海内外展示了安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推动当代安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从黄宾虹先生“雁荡纪游”想起

3.4.jpg

赖少其1988年撰写的评论黄宾虹艺术的文章手稿

原载杭州《文化交流》,1988年出版。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从黄宾虹先生“雁荡纪游”想起

4.黄宾虹先生的为人和作画(手稿,释文略)

3.5.jpg

赖少其1989年撰写的评论黄宾虹艺术的文章手稿

原载《墨海烟云》黄宾虹研究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黄宾虹先生的为人和作画

5.忆黄宾虹先生(手稿,释文略)

3.6.jpg

赖少其1980年代撰写的回忆黄宾虹先生的文章手稿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赖少其关于黄宾虹艺术及其回忆的文章(中)

(三)赖少其为弘扬黄宾虹艺术所做的工作及贡献

赖少其1986年参与筹建“黄宾虹研究会”,之后担任会长。

1.“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

(1)会议场景

图片2.jpg

1987年5月18日,在歙县“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上赖少其讲话,并被选为会长

(2)会议文件(释文略)

图片3.jpg

(3)“黄宾虹研究会”成员名单(释文略)

图片4.jpg

2.歙县“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结束后第二天(1987年5月19日),赖少其参加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开馆典礼活动。

(1)赖少其参加典礼并剪彩

图片5.png

(2)《黄宾虹纪念馆开馆纪念刊》   1987年

图片6.jpg

(3)《我对黄宾虹先生的认识——兼谈黄宾虹先生的治学精神》

图片7.jpg

纪念刊中刊登的赖少其在黄宾虹纪念馆开馆仪式上的讲话

(4)纪念刊中刊登的赖少其照片

图片8.png

(5)赖少其题字

①1981年,为歙县谭渡村“黄宾虹故居”题字:钦治学维勤,仰画风独创。

图片9.png

②为歙县“黄宾虹故居”题写——人民画师

图片10.png图片11.png

③为歙县“黄宾虹纪念馆”题写的——人民艺术家黄宾虹

图片12.png

3.关于“修复黄宾虹故居”座谈会(1987年5月22日,浙江杭州)

赖少其在参加完歙县的“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后,专程去杭州黄宾虹故居凭吊,看到故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赖少其十分感叹。随后通过浙江省政协主席王家扬、省人大主任陈安羽提出政府出资修复建议,浙江省委、省政府很重视,委托赖少其在杭州新新饭店召开有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会后整理出《会议纪要》上报省委,并附赖少其亲笔信件。后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拨款修复旧居,对外开放。赖少其还两次各捐赠了一千元给黄宾虹故居,作为修缮房屋之用,可谓尽心尽力。

(1)关于“修复黄宾虹故居”座谈会纪要(释文略)

1.1.jpg1.2.jpg1.3.jpg

(2)赖少其手书发言时间便条

1.4.jpg

(3)会议地址“杭州新新饭店”现貌

1.5.JPG

(4)位于杭州的“黄宾虹纪念室”现貌

1.6.JPG1.8.jpg

4.赖少其参加“黄宾虹研究会”第三次会议(1988年10月,浙江杭州)

(1) 邀请函

1.1.png

“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赖少其、曾菲、于在海出席杭州、雁荡山等地召开“第三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

(2)祝辞,赖少其手稿(释文略)

1.2.jpg1.3.jpg

赖少其在“第三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上的祝辞

(3)赖少其修改新闻稿(释文略)

1.4.jpg1.5.jpg

“第三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会议报道

5.赖少其参加“黄宾虹研究会”第四次会议(1989年10月,江苏南京)

(1)会议场景

1.6.jpg

1989年,赖少其(前排左8)在南京参加“黄宾虹研究会第四次年会”。

(2)赖少其手稿(释文略)

24.jpg

赖少其在南京召开黄宾虹研究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3)赖少其手稿(释文略)

25.jpg26.jpg

在“黄宾虹研究会”第四次年会期间,赖少其关心黄宾虹文物的报告情况,与研究会的相关同志及黄宾虹亲属商谈后,拟出“提案”文稿,之后上报全国政协。

6.“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1)“第二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墨海青山》

《墨海青山》 是1987年5月“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的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共收录黄宾虹作品10幅,其中山水画7幅,花鸟画2幅,书法作品1幅。

收录文章共计24篇,其中序和编后记各一篇。文章作者共计21人,分别为:张仃、邵洛羊、黄 铸夫、蒋正鸿、俞放、洪再新、王伯敏、裘柱常、 石谷风、汪世清、黄涌泉、王克文、钱学文、王康乐、林曦明、寿崇德、汪孝文、林筱之、邵观松、 程重台、鲍义来。

1.jpg

封面

(2)“第三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墨海烟云》   (封面题字:赖少其)

《墨海烟云》是1988年10月“黄宾虹研究会”第三次会议的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共收录黄宾虹作品11幅,其中山水画10幅,书法作品1幅。

收录文章共计41篇。其中《画学篇》和编后记各一篇。文章作者共计36人,分别为:黄宾虹、赖少其、张仃、邵洛羊、黄铸夫、裘柱常、郑家镇、王克文、徐建触、张放、寿崇德、蒋正鸿、王超、邵观松、林筱之、俞放、汪声远、朱砚因、段无染、钱学文、诸乐三、傅雷、王伯敏、陈凡、汪孝文、石谷风、顾飞、黄映宇、黄涌泉、王贵忱、鲍义来、许宏泉、胡蔚生、张庸、洪再新、程重台。

2.png

封面

(3)“第六次黄宾虹学术研究讨论年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墨海波涛》

《墨海波涛》 是1996年4月“黄宾虹研究会”第六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黄宾虹作品6幅,其中山水画4幅,花鸟画1幅,课徒画稿1幅。

收录文章共计35篇,其中序和编后记各一篇。文章作者共计27人,分别为:王伯敏、张仃、邵洛羊、肖海春、舒士俊、徐建融、刘曦林、王克文、王鲁湘、王非、黄延海、刘鸿洲、邵观松、李达、周学斌、程重台、王中秀、段炼、石谷风、汪聪、徐建融、贺朗、鲍义来、黄荫棠、安百里、洪再新、郎绍君。

9.1.png

封面

(三)赖少其参与新安画派及黄宾虹学术研究及活动的有关资料

    新安画派和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是祖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为弘扬其传统艺术,近年来各地先后成立了各种艺术研究的团体和机构,赖少其积极参与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纪念活动。

1.纪念活动

(1)1984年5月5日,歙县各界举行了“纪念渐江逝世320周年暨黄宾虹诞辰120周年”活动,与会者有国内外知名人士120多人。同时成立“歙县新安画派研究会”,聘请当代著名艺术家、名流赖少其、张仃、王伯敏、邵洛羊、王康乐、吴立齐、汪世清、程亚君、许士骐、汪观清等为顾问,并将潭渡三门厅黄宾虹旧居整修成立“黄宾虹故居”。

注:赖少其先于1980年为“宾虹先生故居铸园纪怀”题写对联“钦治学维耕,仰画风独剑”,后又为故居题写“人民艺术家黄宾虹”,布置在进门处黄宾虹雕像边。

(2)1984年5月中旬,安徽省文艺界在合肥市举行“纪念渐江逝世320周年”活动。

注:赖少其撰写“读黄宾虹论渐江”的研究论文,原载《新安画派研究会会刊》(1985年5月期)。

(3)1984年1月27日,黄宾虹诞辰之际,浙江省文化界在杭州市举行纪念活动。

2.成立组织

(1)1986年4月30日,北京成立“黄宾虹研究会”。选举李可染、林散之为名誉会长,张仃为会长,王伯敏、黄铸夫为副会长。通过章程,设理事会。

注:赖少其是发起者之一,因当时患病未能出席活动。

(2)1987年5月15日,歙县潭渡“黄宾虹故居”成立“黄宾虹纪念馆”,同时举行“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年会。会议设两会长,补选赖少其任会长。

注:1987年5月中旬,赖少其参加会议后赴杭州,作为对黄宾虹先生的怀念,就专程去黄宾虹旧居,看到房屋和院子常年失修很破落,即向浙江省领导反映。

    5月下旬,赖少其受浙江省委薛驹书记、省人大陈安羽主任、省政府沈祖伦省长、省政协王家扬主席等领导的委托,在杭州新新饭店召开关于弘扬黄宾虹艺术的专题座谈会,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美协、省博物馆和浙江美院的肖峰、潘公凯等领导及王伯敏等知名学者十多位参加。会后赖少其给省委、省政府写专题报告并附“关于恢复黄宾虹旧居的座谈会纪要”,提议修复栖霞岭“黄宾虹故居”,并建议在浙江省省博物馆设立黄宾虹的纪念馆展出黄宾虹的作品。之后浙江省政府批给20万元经费修复旧居对外开放,并在浙江省博物馆设立了“黄宾虹纪念馆”。

(3)1988年10月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雁荡山举行“黄宾虹研究会”第三次年会并采风。同时杭州西湖栖霞岭黄宾虹故居处的“画家黄宾虹纪念室”重整开放。

注:赖少其与浙江省人大主任陈安羽和省政协主席王家扬联系,在他们的热情支持下召开了此次会议。

(4)1989年10月1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的省政府宾馆举行“黄宾虹研究会”第四次年会。江苏省副省长、省委宣传部及省文联、省美协、省画院的有关领导和知名画家出席活动。

注:赖少其与江苏省委宣传部和一些老同志联系,在他们的支持下召开会议。

(5)1993年11月1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萧山举行“黄宾虹研究会”第五次年会。会议决定王伯敏为会长,王克文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6)1996年4月15日-17日,在上海举办“黄宾虹研究会”第六次年会暨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注:1990年代中期,赖少其因患帕金森病益重,就无法参加第五次和第六次会议。

3.有关工作

(1)“黄宾虹研究会”成立十年,共开展六次学术研讨,出三本研究论文集,画展五期。

    ①1987年5月,“黄宾虹研究会”第二次会议后,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1988年5月出版《墨海青山》论文集,执行编者王克文,刊登张仃、王伯敏、王康乐、黄铸夫、邵洛羊等23篇文章。

    ②1988年10月,“黄宾虹研究会”第三次会议后,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墨海烟云》论文集,执行编者石谷风、鲍义来,刊登黄宾虹《画学篇》和《画学篇》释略及赖少其、张仃、王伯敏、褚乐三、傅雷、鲍义来等38篇专题论文。

    ③1996年4月,“黄宾虹研究会”第六届会议后,编辑《墨海波涛》论文集,执行编者王克文、舒士俊,刊登张仃、王伯敏、刘曦林、郎绍君、王克文、王鲁湘等34篇专题文章,其中贺朗撰文“黄宾虹是我研究国画的第一位老师——记赖少其与黄宾虹大师的一段交往”。

(2)“歙县新安画派研究会”成立十年来,刊“新安画派研究会”论文集一册,简报多期,画展十余次。已设专门办事机构,从事日常工作活动。在“黄宾虹研究会”成立后,两会携手合作,齐头并进,共同积极弘扬新安画派和黄宾虹艺术。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   整理

二、笔墨运用

(一)相关作品

感悟新安

赖少其 1959 年调到安徽,在皖南工作时接触大量徽派文化和传统艺术,开始了解、认识和研究“新安画派”,自此进入了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新领域。他在文章《我画山水画》中说道:“我到了安徽,才发现明遗民程邃的干笔渴墨之法,我对他佩服得真是‘五体投地’,情不自禁地写下:恨晚生三百年,不能拜其为师也。”

此部分精选了赖少其学习“新安画派”代表人物及梅清、石涛、萧云从等人的作品后结合自己的感悟而创作的作品。

1.巢湖渔歌

1.1.jpg

纸本设色 28cm×40 cm 1963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巢湖渔歌。老赖。学习传统,先求似,然后求不似,似亦不易,不似更难。生活是源,传统是流,从生活观察传统,能探其源,故知描绘生活之法,不似必矣。余仍在似与不似之间,知路途之遥远也。六三年,又记。

2.云山初霁

1.2.JPG

纸本墨笔 44cm×69 cm 1980 年 亲属藏

释文:石溪(谿)、程邃、梅清均用焦墨写山水,浑厚飘逸,奇趣横生。余用其法亦参西法写黄山,在烟雾之中顿觉有新意焉。庚申大暑初霁,山尚有细雨,浓雾初开时,在散花精舍,面对窗外青山,画余记之,六十五翁。赖少其。

3.清流激湍

1.3.JPG

纸本墨笔 67cm×40 cm 1980 年 亲属藏

释文:余用明末程邃法画黄山烟雨,六十年代初,凡能借得程氏画,则反覆(复)临之,谢稚柳氏谓:可乱真。今岁春在羊城遇张仃氏,始知也用此法,可谓同道矣。庚申五月十四日在黄山遇雨即景写之因记。赖少其。

4. 自有奇趣

1.4.jpg

纸本墨笔 68cm×46 cm 1981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萧云从有此画法,皆从自然得来。辛酉夏于黄山散花坞上,赖少其笔。

5.秋山积雨

1.5.JPG

纸本墨笔 95cm×67 cm 1984 年 亲属藏

释文:秋山积雨晚来凉。以程邃干笔渴墨之法写黄山,烟云秋雨沵(弥)空,顿觉神采飞扬,即奉兰墨,遵俦同志雅教。一九八四年三月于庐阳,赖少其画。

6.黄山烟雨

1.6.jpg

纸本墨笔 96cm×45 cm 1984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干笔渴墨之法惜已失传,程邃与戴本孝继承元人,独善此法。余用以写黄山烟雨,顿觉蛟龙出岫,泉鸣峪响,气象万千矣。一九八四年秋于黄山翠明轩,赖少其整七十画并记。

情系宾老

赖少其真正接触中国画,是从在上海领导文艺界工作期间认识黄宾虹后开始的。赖少其的学习路径与黄宾虹极为相似,却又有不同。他在《我画山水画》一文中说:“不少人说,我的画有些像黄宾虹,但又不是黄宾虹。说我像黄宾虹,是因为我忠实地画黄山,也是‘画从黄山出’;不像黄宾虹的地方,主要是我不学黄宾虹画笔。既像又不像,这岂不是就应称为‘出新’吗?”正是在这“似与不似之间”,赖少其继承了黄宾虹艺术的精髓。

此部分精选了赖少其研究黄宾虹艺术后再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创作的作品。

1.黄山写意

2.1.jpg

纸本墨笔 68cm×46 cm 1981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黄山是大画院,人在黄山,左顾右盼,无不是图画,阴晴雨雪,无不成诗,岂诗人墨客故乡哉?贺天健曾断言,黄山每一片石可成立一画派,此语极当。学黄宾老画,鲜有成功者,学黄宾法必能成功,细察黄山一木一石,一 丘一壑,无不是宾老之法,此法与传统同,皆从自然中来也。辛酉于黄山,赖少其记。

2.宾老论画   1989年 34×187CM

2.2.jpg

款识:已已春节余于羊城木石斋中,高悬黄宾虹先生教言,作为座右铭.赖少其顿.

书文:宾老少时有二位老师,一言要作画家作画必须如写字笔笔见功夫,此言实也。又一老师谓虚更难,宾老既能实又知虚。宾老学古人必究其源,不人云亦云。他认为道咸间金石学盛,画艺复兴师古人,尤贵师造化。宾老谓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法理之外,不似之似是为真似然必由入乎古人法理之中,庄周梦蝴蝶,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若能脱出相欲飞。既知法理又苦为法理所缚束,其甘做鼎镌之虫哉。故宾老曰学之越像离之越远也。

3. 骤雨

2.3.jpg

纸本设色 95cm×43 cm 1984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余无意学宾老,非不学,知其不可学也。今画黄山却无意得之。宾老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又得新安画派之秘,余作黄山客日久,不意与之神合耶,姑记之。一九八四年八月于散花坞,赖少其整七十。

4.登九华

2.4.JPG

纸本设色 83cm×46 cm 1985 年 亲属藏

释文:登九华。乙丑大暑余游九华,经闵园吊桥庵拜经台,至天台极顶,一路写来皆成图画,归而视之仿佛似黄宾老。余知黄宾老为不可学者,却无意得之,此岂从生活出发之故耶。赖少其。

5.泉声

2.5.jpg

纸本设色 68cm×69 cm 1986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泉声。董北苑写江南山水有此法,但反而像黄宾老,何耶?宾老功力之深者也,余今知之矣。丙寅变法于沙河苦瓜园,赖少其。

兼学诸家

“新安画派”主要师承南宗,但也能兼学诸家,融会贯通,并自创新派。黄宾虹《梅花古衲传》中说渐江:“然所作画,层峦陡壑,伟峻 沉厚,以北宋风骨,蔚元人气韵,清逸萧散,意在方壶、子华之间。”他在继承“新安画派”上也学习宋元时期相关山水画名家。而赖少其亦同,他不仅学习“新安画派”和黄宾虹的笔墨技艺,更传承其绘画理念和眼光,临习唐寅(伯虎)、龚贤(半千)原作,研究他们的构图气势,集古代众家之长。

此部分精选了赖少其学习古代山水画大家后创作的自己有所感悟的作品。

1.临唐寅《匡庐三峡图》

3.1.JPG

绢本墨笔147.7 cm×76.6 cm 1962 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释文:壬寅夏日于黄山,学唐伯虎画匡庐三峡。岭东老赖。

2.临龚半千《烟雨泉声吟馆》

3.2.jpg

纸本墨笔 166cm×47 cm 1982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龚半千烟雨泉声吟馆。壬戌早春客申,赖少其临画记。

3.临龚半千《月淡风清图》

3.3.JPG

纸本墨笔 103cm×69 cm 1982 年 亲属藏

释文:月淡风清,波平如镜。明龚半千作。壬戌元宵于颐和园藻鉴堂,赖少其摹写。

黄山为师

赖少其在《我在山水画上的摸索》里说道:“六十年代开始,我从上海调到安徽工作,一方面我带领一批木刻家上黄山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创作大型套色木刻,一方面研究与学习明清新安画派—特别是学习程邃的干笔渴墨画法和黄宾虹先生如何把黄山反映在他的画里—了解‘自然’与‘创作’的关系。”石涛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赖少其认为“黄山是一个大画院”,是山水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泉源,并要以“黄山为师”“黄山为友”,自此便开始了“师法自然”与“学习传统”相 结合的山水画创作之路。

此部分精选了赖少其创作的表现黄山的写生及题跋作品。

1.焦墨写生稿·山坡

4.1.JPG

纸本墨笔59.5 cm×96.5 cm 20 世纪 80 年代亲属藏

2.渡仙桥畔

4.4.jpg

纸本墨笔 68cm×46 cm 1981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渡仙桥。始信峰为黄山精华,多少画家从这块石得到启发,其艺大进,我反复写之,总觉新鲜可喜,可谓画家瑰宝也。辛酉夏日时在黄山散花坞,赖少其记。

3.黄山万松图

4.5.jpg

纸本设色 143cm×348 cm 1980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黄山万松图。一九八零年夏作于黄山散花精舍,赖少其。

4.云来峰转

4.6.JPG

纸本设色 144cm×91 cm×4 1980 年 亲属藏

释文:黄山峥嵘秀且逸,中有大壑藏龙龟。云来峰转浪拍空,襟怀坦荡寄胸臆。庚申十一月于燕山,六十五翁,赖少其画。

探索创新

1986 年赖少其回到广州后,开始“丙寅变法”。他说道:“我早年 是学西画的,特别喜欢印象派的色彩,但中国画却以水墨为主,因此,我很早便在自己的作品注意及此。所谓‘丙寅变法’,即在中国画基础上更多地吸收西画。”他正是基于传统的创新,融汇中西,形成了晚年作品的特色,奠定了其在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部分精选了赖少其“丙寅变法”后创作并有题跋的代表作品。

1. 剑叶洒金花与黄虾花

5.1.jpg

纸本设色 54cm×53.6 cm 1986 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释文:剑叶洒金花与黄虾花。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于羊石斋,赖少其写生。余于丙寅归故里,住羊石斋中,吸收中画与西画之长,实行变法,既不似中画,也非西画,姑称为中国人所作之画可也。又记。

2.合肥秋色

5.3.JPG

纸本设色49.5 cm×78 cm 1986 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释文:合肥秋色。包公祠东修浮庄,稻香楼畔建庐阳。丙寅,赖少其。

3.夜宿屯溪海阳楼

5.4.JPG

纸本设色 51cm×79 cm 1986 年 亲属藏

释文:夜宿屯溪海阳楼。清泉引入小壶天,三十六峰指顾间。莫怪寒砧惊宿鸟,梅花开处忆渐江。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赖少其。

4.黄山一夜雨

5.5.JPG

纸本设色 83cm×149 cm 1991 年 亲属藏

释文:黄山一夜雨。辛未于纽约曼哈顿,赖少其。一九六九年夏,余在黄山,夜宿半山寺,梦为雨冲去。晨起,壁上飞瀑悬空。遂扣天门而上天都峰。匆匆已二十有二年。辛未,赖少其。

5.小苍兰之图

5.6.jpg

纸本设色 50cm×41 cm 1991 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释文:小仓(苍)兰之图。羊年夏,赖少其。当你采取传统风格时,应注意时代精神,当你接受外来影响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画谁亦不喜欢的作品。赖少其。

6.向日葵

5.7.jpg

纸本设色 41cm×42 cm 1998 年 亲属藏

释文:赖少其。

(二)相关文献——赖少其有关山水画创作的文章

1.《点滴体会》(释文略)

0.1.jpg

赖少其,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加链接:

2.《我在山水画创作上的摸索》(大纲,释文略)

0.2.jpg

赖少其,1980年代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加链接:

3.《深心托毫素——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释文略)

0.3.jpg

赖少其,1985年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加链接:

4.《丙寅变法》(释文略)

0.4.jpg

赖少其,1986年6月17日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丙寅变法


5.《我画山水画》(释文略)

0.5.jpg

赖少其,原载《中国书画报》1986年7月15日,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我画山水画


6.《我的创作道路》(释文略)

0.6.jpg

赖少其,1988年7月2日赖少其在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的演讲,原载《美术》2001年2月,

入编《赖少其诗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释文链接:我的创作道路




•免责声明•

总编辑:于在海

责任编辑:魏振

资料提供:魏振 / 丁远飞 / 程明

图文:丁远飞 / 魏振 / 方磊 / 程明 / 李楠 / 宋慧慧 / 韩明铭 / 王银凤 / 丁静

审核:于在海 / 欧新中

网络编辑: 韩明铭 / 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