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安徽聚贤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未立学先生是位文化收藏家,5月10日他来访并赠送一份1949年10月1日第一版套红的《人民日报》,艺术馆给未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他同时也发了微信(附后)。未先生赠送的报纸虽然是复制件,但作为于1941年4月1日创刊的国家最重要报纸,此期反映了赖少其出席第一届中国政协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是一份很珍贵的文献史料,丰富了赖少其艺术馆资料收藏。
赖少其参加革命和从事艺术近七十年的曲折人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他接连二次去北平,就是先后出席中国解放初期党中央召开最重要的两个历史性会议,也形成了赖少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亮点。
一、第一届文代会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正紧张地准备渡江解放南京,时任26军宣传部长的赖少其接到电报,上级领导机关推荐他带领第三野战军的“前线”文工团和三野代表团的文艺代表,并催促他们赴北平参加第一次文化大会。4月26日离开驻地出发,经济南、天津到了北平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又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团长是平津军区政治部主任张致祥,第二副团长是宋之的)。
6月底开会前夕,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出席文代大会的各大区、各省的代表团长,身为第一副团长的赖少其作为解放军代表应邀参加并汇报了准备工作。全国第一次文代大会代表648人,从6月30日的预备会开幕,直至7月19日胜利闭幕,历时20天。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央向大会致词,周恩来作政治报告,毛主席于7月6日出席大会会见全体代表并讲话。
赖少其在会议中代表解放军向当时文化界领导郭沫若,周扬、茅盾等作了“关于部队文艺工作服务于革命战争及贡献”的专题汇报。又于7月6日那次最重要大会后的晚上,赖少其率领三野文工团演出《淮海战役组歌》,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亲临观看演出并予以称赞。整个会议期间共有38个演出单位,约2千人,包括戏剧、舞蹈、音乐等各种表演共99场节目。
在这次文代大会上,建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为“全国文联”,同时又建立了全国文协、美协、剧协、影协、音协和舞协六个协会及戏曲和曲艺二个改进会筹备会。赖少其分别当选为郭沫若为主席的“全国文联”委员、徐悲鸿为主席的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即“中国美协”委员、茅盾任主席的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即“中国作协”的委员。
二、第一届政协会议
赖少其参加文代会后回到了解放的南京,便向第三野战军部队和南京文艺工作者传递了会议精神。但是他又接到通知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成员赴北平参加会议,10名正式代表有粟裕、王建安、陈士渠、江渭清、谢胜坤、唐国栋、何基沣、黎有章、赖少其、魏来国,另有2名候补代表李兰丁、杜中夫,共计12人,团长粟裕,赖少其为三野代表团秘书长。
9月8日,代表团离开南京到北平住六国饭店。第一届政协会议各党派、区域、军队和团体有54个单位,各方面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另有宋庆龄为首的特邀代表75人。
1949年9月21日,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之后举行了系列会议,于9月29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政协和政府的《组织法》,国都定都北平并改为北京,通过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等。
9月30日,毛主席率领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并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毛主席亲自带领代表第一次唱国歌,脱帽致哀并亲自念着碑文,代表们都以沉痛心情悼念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献身的无数先烈。赖少其和代表参加奠基后回怀仁堂,大会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六人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0月1日,赖少其等代表又被邀请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毛主席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赖少其就站在毛主席后面,亲眼目睹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旗的第一次升起、朱总司令的阅兵式和部队检阅,感觉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也是他参加革命以来的最高奖赏。
赖少其后来写了“文代归来”、“人民政协解放军代表勉文艺工作者”和“见毛主席”等多篇文章,回忆了那个难忘的历史时刻,已刊登在他主编的报告文学著作、上海正风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文代归来》书籍,以及由洪楚平、赖晓峰、于在海为主编、嶺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广州艺术博物院“纪念赖少其诞辰九十周年”的《赖少其诗文集》中。
三、名副其实
赖少其本人既是著名艺术家,又能作为部队代表,先后出席中国刚解放的第一届文代会和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全国文艺界人士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也并不奇怪,赖少其作为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出来的艺术家,始终以艺术作为武器,积极进行抗日的宣传,同时在革命事业中他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为祖国的解放和文化的发展奋斗不懈,并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时年约20岁的赖少其1930年代中即参加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是广州抗日学生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为中国新兴版画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之后又在武汉、西安、桂林、江苏等处组织木刻抗战活动,主编抗战刊物,同时又创作并发表大批抗日救亡的木刻作品和专题文章,已成为当时的文化名人;同时,他又积极投入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他1939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后,虽然身处极为艰难的环境,但他信念坚定、勇于斗争,历经了“皖南事变”、上饶集中营、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残酷战斗过程;他在部队中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并且卓有成效,尤其是解放战争初期,他深入部队基层调查研究,创建了“立功运动”这一新型政治思想工作方式,对部队提高战斗力起了重要作用,被在延安的党中央号召全军推广而载入军队史册,他也为此荣获“干部一等功臣”。赖少其出色的革命工作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而被推选为赴二会的代表,体现了赖少其早年从事革命事业的重大贡献,也反映了他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艺术馆在整理赖少其女儿赖晓峰女士提供的家藏资料时,发现赖少其珍藏着这批涉及北京二会的珍贵文献和有关图片,特别是全国政协的全套文件,见证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此次重要会议概况,现附上供年轻一代和朋友们了解。
四、未立学先生捐赠珍贵文献的微信图片
1.安徽聚贤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未立学(左)向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中),书记、副馆长欧新中(右)捐赠珍贵文献史料并合影
2.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左), 书记、副馆长欧新中(右)向安徽聚贤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未立学(中)颁发《收藏证书》
3.1949年10月1日第一版套红的《人民日报》
4.在此《人民日报》中刊登的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小组名单(赖少其在第四组)
5.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给未立学先生颁发的《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