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参展 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应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邀请,借展赖少其二十世纪三十年的《静物》《青春》《认识了民族的敌人》三幅版画作品,参加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月24日—2月23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美术馆主办“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以“旱天雷·心向光明(1921—1949)”“得胜令·红棉璀璨 (1949—1978)”“风云会·南国春早(1978—2012)”“步步高·出新出彩(2012—2021)”四大篇章,通过现当代的文艺精品、历史文献、报纸期刊、名人信札、音像实物等1000余件珍贵藏品,展示了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波澜壮阔的文艺史实和灿烂辉煌的文艺创作成就,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中心广州的文艺历史发展进程,真实呈现了百年来南国大地一幕幕驰魂夺魄的辉煌与荣光。
二、时代背景
此次借展的三件作品,是赖少其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时的木刻代表作品。
1934年6月19日,鲁迅先生于上海积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在他的影响下,李桦、赖少其等27人在市美学校组织成立“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现代版画会),这个团体都是年轻人,身为老师的李桦先生当年也不过二十七岁。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进步倾向,作品关心时代和社会民生,充满活力。所创作的作品寄给鲁迅先生请教,其中《现代版画》(共出18集)和《自祭曲》、《诗与版画》等作品近百件,现收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91年9月出版《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全集》,刊登了这些作品。赖少其那个时期创作的木刻作品,风格多样,独具特色。他的版画选材广泛,概括力强,富有时代气息。主要是抗日救亡的的作品,此外还有反映底层劳苦大众的疾苦,及乞讨者、孤儿、妓女等社会现象,具有很强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拯救国家危亡的使命感。赖少其在广州求学的时候,接触了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文艺家,有些本身就是共产党员,受他们的影响,赖少其不是在工作室一心专注木刻,而是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者。他积极领导广州市美专的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被同学们推举为学生会主席,他参加地下党领导的秘密读书会、“国际问题研究会”,成为抗日救亡洪流青年时代先声。
1934年 12.5cm×16.5cm
鲁迅的进步思想彻底惹恼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者,除了鲁迅的作品,鲁迅的画像也被禁止展览和在报刊上发表,为了躲避检查,赖少其巧妙的把鲁迅画像刻在并不引人注意的墨水瓶上并寄给鲁迅。鲁迅收到到即回信“倘检查官不认识墨水瓶上的是我的脸,那该是可以登出的”。此幅作品, 说明了鲁迅先生对赖少其版画的影响,从作品构图形式看是受到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影响,这与鲁迅提倡和宣传珂勒惠支版画相关。当时,鲁迅先生正是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对象,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稍微过激一点的就会被查禁,不能发表,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崇敬,赖少其决定刻一幅表达他心情的版画作品,但是这幅版画既不能直接用颂扬的文字,也不能专刻鲁迅先生的头像。经过思考,他决定以鲁迅先生对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作为画面的主体,即笔、书、墨水和灯。鲁迅先生正是用那支犀利的笔,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其它文章,才使黑暗势力恐惧万分。他那支笔,已经不仅仅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匕首,正刺向敌人的胸膛;是投枪,正发挥着无穷的威力,令敌人胆寒。对于追求进步,追求革命的青年来说,鲁迅先生无疑就是一把高擎的不灭的火炬,照亮了黑沉沉的夜空,照亮了青年人的心,为青年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幅作品最后构思是这样的:在墨色的背景中,一本翻开的厚书上,放着一只水瓶;书的右下部,是一只老式的鹅毛笔;翻开的书的左页上,是一幅木刻作品;右页上,用简笔描绘几个向前搏杀的古代武士;妙的是,书的右边,一盏既像是油灯又像是火炬的上部,用粗细不一的线条组成一个大圆形,可以看出,熊熊燃烧的火焰正发出万丈光芒;更妙的是,几乎是全黑的墨水瓶的正面,雕刻了鲁迅先生的一个脸部的头像,看起来像是贴在墨水瓶上的一张装饰图案,不经意的人可以认为是一个商标,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鲁迅先生;这张鲁迅的头像,用笔简略,随意的宽窄不一的黑框中,只用几笔粗墨描绘了鲁迅先生的浓黑的眉毛、眼睛和胡须,脸部清癯,却极富神采惟妙惟肖,寥寥几笔就抓住了鲁迅先生形象和神态的显著特征。赖少其将这幅画含蓄地取名《阿Q正传》
20世纪30年代 12cm×10cm
《青春》是赖少其学习外国版画的习作,作品以柔软的曲线刻画出少女柔美的身体,远处冒烟的轮船,暗示着现代化的到来,动荡的海水和黑白的分布表现了作品的写实和作者表现激荡的情感。
1936年 14.5cm×11cm
抗战时期,赖少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救亡木刻”,体现出赖少其忧国忧民,他运用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手法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和人民大众的觉醒,表现出对人侵的敌人势不两立的反抗意志。抗战期间,木刻成了赖少其投身抗日救亡的有力武器。2021年1月4日,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来借用三件作品的邀请函,1月5日,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和典藏部主任丁远飞护送三件作品到广州,1月6日向广州文联同志办理了作品点交手续。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丁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