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编者的话
于得水(1906-1967)是山东胶东地区著名的抗日英雄,系冯德英著的红色经典小说《苦菜花》里于得海团长的原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之后又再版多次,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也系冯德英著《山菊花》小说里主要人物于震海的原型,吕凤斯是于得水原夫人,老红军,也是《山菊花》中于震海妻子桃子的原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之后又多次再版,并翻拍成电影、电视剧。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作家许建中著《昆嵛英雄于得水》,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介绍于得水的英雄事迹及辉煌人生。
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和山东威海市文登区的“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分别安放了于得水骨灰并建立了雕像,中国著名书画家赖少其为其作悼诗《吊于得水烈士》:
“风狂浪拍空,雪白映青松。
胸膛似石壁,处处有弹孔。
一根稻草绳,道高化作龙。
从此骑鲸去,虽死亦鬼雄。”
今年正值于得水烈士诞辰115周年纪念,现根据文登电视台近日提供的视频,编辑一篇“于得水的图片故事”,传播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
2021年3月18日
一、电视栏目名称
二、图片故事
(一)战争年代,峰山村群众接受进步思想比较早,留下许多革命印迹。于得水和吕凤斯当年曾经在这活动,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峰山村现貌
(二)峰山红色记忆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到2020年底开馆,历时近两年多。这个馆建好以后,被威海市确定为第二批红色教育基地。
(三)上世纪初,峰山村习武的人较多,村中开了个谭家武馆,周边一些喜欢舞棍弄枪的年轻人,常常聚集到这里互相切磋。
(四)传奇英雄于得水也是出了名的练武之人,身手不凡,他所在的洛格庄村与峰山村相邻,因而这里便成了于得水常来常往之地。据说,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常与村民书信交流。
(五)1936年左右,于得水和吕凤斯在峰山村的一个拳房里练过功,同时在这里发展了很多党员。峰山村1938年建立党支部。
1936年6月2日,打昆嵛山里民国时期的派出所,于得水负伤了,在峰山村养伤达半年多。
于得水养伤处
(六)养伤期间,于得水暗地里安排王绍荣扮私塾先生,以教书为名进行革命活动。让王凤山扮郎中,到周边村以行医做掩护,联络进步群众和贫苦农民参加革命,进而秘密发展中共党员。
于得水在这里一边疗养,一边播撒革命火种,使峰山村成为对党忠诚的革命堡垒村。
(七)1936-1938年,王绍荣和王凤山经于得水亲自安排,作为联络员,在昆嵛山范围内发展党员。
三、村民回忆
峰山村村民回忆于得水英雄事迹
四、展馆场景
附:
(一)冯德英著“三花”——《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
《苦菜花》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第一版
《迎春花》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版第一版
《山菊花》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一版
(二)许建中著《昆嵛英雄于得水》 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三)安徽、山东两处陵园
1、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
(1)外景
(2)于得水雕像
(3)赖少其悼诗刻碑
(4)赖少其书法《吊于得水烈士》
(5)雕像旁于得水简介
(6)陵园长廊陈列于得水等烈士介绍及事迹
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1)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2)天福山起义纪念塔
(3)于得水烈士骨灰安放在纪念塔旁
(4)纪念碑上刻赖少其悼诗
(四)部分领导题词、评价
1、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词
2、原上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老战士、海军原政治委员、上将李耀文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