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16日,是赖少其先生106周年诞辰,艺术馆全体馆员向赖少其雕像敬献花篮。随后,全体馆员参观了正在艺术馆展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展览回顾了赖少其的革命历程,也反映了赖少其亲身经历的党的历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题材。
20世纪30年代末的抗战时期,赖少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西桂林进行着一系列的抗日救亡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39年10月,赖少其从广西桂林到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加入新四军。1940年5月5日,赖少其由刘思明(即洪雪村)、何士德介绍,在云岭加入中国共产党。
赖少其不仅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创作素材。面对异常艰难的生存环境,为了鼓舞士气,赖少其创作了木刻版画《埋了战士上战场》。这幅木刻版画既描绘了战争的现实情景,又激励着新四军战士同内忧外患的局势进行英勇斗争。▼赖少其,《埋了战士上战场》木刻原版正面,13cm×9.5cm,1940年1941年初,赖少其在“皖南事变”中为掩护叶挺军部,抢占高岭,血战东流山,在突围时被俘,后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集中营地下党领导冯雪峰安排下,赖少其和邵宇成功越狱,他们翻山越岭,经江西、福建、浙江、上海辗转至苏中解放区,历任《苏中报》副刊编辑、新四军一师宣传部文艺科长、四纵队二十九团政治处副主任、四纵队宣传部副部长、八纵队宣传部部长。作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无论是在敌后进行抗战宣传活动,还是拿起刀枪上场杀敌,赖少其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浴血奋战。1950年,赖少其从上海调至安徽担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并兼任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期间,组织安徽艺术家创作了《淮北变江南》《旭日东升》《黄山后海》《淮海战歌》《毛主席在马鞍山》《丰收赞歌》《淮海煤城》《金色的秋天》《淮河之晨》等一批大幅套色版画,反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徽在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诸多重大成就。这批版画作品后来布置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并引起了轰动,作品吻合了新中国党的文艺思想,更是呼应了建设新中国的时代主题,从而奠定了新徽派版画在中国美术界的学术地位和历史影响。▼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淮海煤城》,1974年,70cm×164cm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淮海战歌》,107cm×91cm,1974年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毛主席在马鞍山》,96cm×91cm,1978年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百万雄师过大江》,191cm×110cm,1979年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丰收赞歌》,109cm×90cm,1979年

1991年是赖少其1986年从安徽回到故乡广州的第五个年头,他面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广州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不禁感慨万千。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赖少其绘制了一幅描绘岭南风光的作品《二月岭南花似锦》。上题“二月岭南花似锦,改革开放葆新葩。春夏夜雨润万物,日出骄阳照千家。为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而作”。作品饱含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热爱和拥护,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就的高度赞扬。▼赖少其,《二月岭南花似锦》,188cm×142cm,1991年

1997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历史年份。7月1日,香港回归,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此时的赖少其因帕金森综合症日益严重,住院治疗了大半年,但当他面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时,垂暮之年的赖少其仍拿起画笔,在病床上创作了一批书画。其中有一幅花卉作品,墨色浓烈、色彩绚烂、浑厚华滋、畅快淋漓,线条极尽旋转、铺陈满纸、几无留白,情感与力量全面铺展开来却不粗糙。上题“献给党的十五大和香港回归”,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赖少其,《献给党的十五大和香港回归》,42cm×50cm,1997年

目前,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正在展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展览中有更为翔实的文献史料和艺术作品,欢迎到馆参观。5月1日(周六)至7月4日(周日),9月18日(周六)至10月17日(周日)。每日9:00-17:00可参观,16:30即停止入场,每逢周一闭馆。二、参观地点:合肥市政务区石台路艺术公园内,赖少其艺术馆请持绿码入场、登记个人信息、配合体温检测、全程佩戴口罩。(二)超过20人的团体预约电话:0551-6352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