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专题展览
为纪念新徽派版画名家对中国版画及安徽美术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进一步弘扬新徽派版画艺术,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深入挖掘和梳理新徽派版画作品及文献,策划并举办“新徽派版画名家纪念系列展”,近年已陆续举办了赖少其、周芜、陶天月、宇夫、易振生、张宜银、朱曙征、蔡世明、郭文寿等名家回顾展,这一系列展览荣获“文旅部2023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
4月22日-5月10日,由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主办,关学礼先生及其亲属大力支持的“新徽派版画名家系列展——关学礼艺术展”将在赖少其艺术馆呈现,展出关学礼版画、国画、速写作品共计百余件。
关学礼先生
自述
关学礼
生于战乱读书迟,年过十秋始有师。
泱泱大国山河碎,蒙羞历史要深思。
关学礼,1938年生于安徽涡阳,1949年去涡阳县城中小学读书,鸿蒙初开,意识渐萌,经过人生的混沌阶段,才明白自己有个名字,树活一世争高低,人活一世留名声,名字,成了个人生命的代号和象征。在漫漫人生道路上,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荣辱沉浮。
1959年,考入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科学习绘画,1961年,分配到蚌埠市文化馆工作,1964年调到蚌埠市文联工作,同年11月,参加“四清”工作队,1966年7月回市文联参加学习班,1968年到干校,在农村接受再教育,1971年调到市革委会政工组工作,十年未动画笔。1978年又回到市文联,1994年调到市书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任秘书长一职,1998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版画艺术顾问至今。
生命的呼吸,不停的飞走,宝贵的时光,永不会停留,春秋代序,阴阳惨舒,青春时光,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我以泪水的钻石,划开我心灵石壁,深感年华虚度。岁已暮年,壮心不已,不信成败夭寿由天定,深信人力可以有所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自订十年计划,寄情于翰墨。
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木一石所建成,有了木石精神,深信事业有成。退休后的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2000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安徽版画功劳杯奖。版画《矿山黎明》2002年获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铜奖,2009年选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型画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版画作品获安徽“黄山魂·新徽派版画”艺术奖。2010年,在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中,我的作品获最佳成就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证书。
国画作品《冷月诗魂》《涛声》入编《翰墨中国》画册,2005年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涛声依旧》等四幅写生作品,入编《中国写生作品选集》,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香港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国外发行。论文《对美术现状的反思》入编《中国美术论文集》,2001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古体诗《赴欧考察归来》等三首,入编《从胜利走向胜利——诗词艺术中的伟大祖国》一书,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新诗《清明》等三首,入编《胜利之歌》诗集,200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清明》《秋思》两首诗,入选《全国优秀诗歌集》,2007年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12月,入选《中国梦之歌全国诗词创作获奖作品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登上险峻的高山,听到雄鹰的叫声,像火一样的燃烧,火焰在闪闪摇动。
退休后的十年中,散步在黄昏的林间,林间透出来的月光,梦幻般的寂静,寒冬换上春景,雪片变成花朵,理想,在芬芳的春天诞生。理想是石,击打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黑夜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024年12月于蚌埠
注:此文标题原为《个人简介》,《自述》为编者更改。
展览部分作品
版画
隔山隔水不隔音 45cm×61cm 1998年
海疆千里 21cm×30cm 1987年
海疆千里二 24cm×30cm 1987年
今日葛洲 41cm×71cm 1989年
江城之光 60cm×53cm 1991年
烟波江上 53cm×60cm 1993年
叱咤风云 46cm×61cm 1997年
矿山黎明 46cm×75cm 2002年
游踪寻梦 61cm×90cm 年代不详
百年巨变不了情 43cm×61cm 年代不详
雪里歌 61cm×90cm 2007年
国画
冷月诗魂 45cm×58cm 1985年
雪之魂 50cm×70cm 1993年
谷之声 68cm×45cm 1994年
九华梦中游 38cm×51cm 年代不详
冷月寒光照雪林 47cm×51cm 1985年
写生
威尼斯交响乐 2004年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2004年
威尼斯民居 2004年
拿破仑之墓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