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振生版画作品

青年易振生在创作版画
易振生青年时代出手的版画创作,已经引人注目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如今让我们再回首看那幅《转炉车间》吧,无论是色调运用、虚实处理和动静安排等诸方面,都成功地表现出那个火红年代里的火热场景,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的流逝和筛选,仍然以其特有的魅力给我们以美感,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特有的历史岁月之中。……他曾经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加上他的才华和刻苦钻研,锋芒初露,已经预示着他未来必然的成就了。
转炉车间 套色木刻 41×28.5cm 1959年

沸腾的马钢 套色木刻 26×54cm 1959年

水库工地(又名《陈村水库》) (与陶天月合作) 90×163cm 1960年
易振生对待创作,以一种少见的执著和投入工作着,他所走的是一条难走的路,在选材上,他知难而上地表现一些同行们望而生畏的工业题材;在手法上,他从写实开始但又很快地超脱了写实画风的局限,在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这种严谨避巧,踏实忌浮的作风,一直贯穿在他几十年的创作活动之中。
建立农村政权(与朱定一合作) 套色木刻 103×130cm 1961年

一江春水放筏忙 黑白木刻 31×44cm 1963年

厂小志大(与陈光宝合作) 套色水印 56×51cm 1973年
……易振生正是这种不断求索的画家。八十年代创作的一组宝钢组画,将他自己原来已经获得赞誉的工业题材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以新时代的审美意识处理现代工业题材,装饰的手法、饱和的色彩、转折的线条,使它显得如此壮美而清新;他又创作出一组宋瓷系列的丝网版画,同样地以某些现代手法挖掘历史的蕴藏,使之多彩而有了新的生命。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永不满足、永远进取的画家。——以上摘自郑震文章《序》(《易振生版画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峡谷笛声 套色木刻 44×41cm 1978年

秋之歌 套色木刻 25×24cm 1980年

苗乡三月 黑白木刻 25.5×23cm 1980年

华罗庚 黑白木刻 19×22cm 1980年

水光涟漪(江南组曲之三) 黑白木刻 31×31cm 1982年

球罐(宝钢组画之三) 套色木刻 37×44cm 1984年

秋染西陵峡 套色木刻 47×71cm 1986年

上一篇“新徽派名家纪念系列展——易振生艺术回顾展”在赖少其艺术馆成功举办下一篇“丹青岁月——武忠平作品展暨作品集出版发布会”在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