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观摩座谈会在赖少其艺术馆举行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手机扫码分享

QQ图片20221020163606.jpg


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2022年度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项目“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观摩座谈会于10月11日下午在赖少其艺术馆举行。
一、嘉宾合影


二、观摩式

(一)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主持观摩式


摘录:……今年,赖少其艺术馆策划的“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入选了“文旅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这是艺术馆自2012年以来第10次入选该项目,也是第16次入选文旅部重点展览项目。其中“情之所至——赖少其对外文化活动的安徽情怀文献作品展”入选“2022年度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项目”。
1960年至1992年,赖少其两次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出访、三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七次应邀举办展览,他的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足迹遍及亚洲和欧美,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对外加强宣传、友好往来、广交朋友、深化友谊、艺术交流和扩大影响。
此精品展挖掘和梳理文献、史料、作品和图片等丰富资料,着重展现赖少其各次出访性质、活动范围、对外宣传、涉及人员、交流内容、成果概况和他境外作品的创作及特色,他的各类出访、文化交流或书画展览具有各自特殊的历史意义、社会影响及学术内涵。
此精品项目认真贯彻文旅部文件精神,到西部的新疆美术馆,山东省的烟台美术博物馆、威海市美术馆、文登区博物馆,广东陆河县赖少其艺术馆和合肥市属肥东、肥西两县基层等多处巡展,积极加强省内外文化交流,丰富各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书画创作;同时,赖少其境外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外交的特殊效果,对当前促进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更具有参考和启迪的特别意义。配套展览活动出版了学术性画册。
……出席今天活动的来宾有:
安徽省文联原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先生,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王佛生先生,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省文联原副主席、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先生,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王辉先生,安徽省文物局原局长、省博物馆原馆长邓朝源先生,安徽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执行主任陈祥明先生,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罗耀东先生,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原站长、考古专家王刚先生,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王永敬先生,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副主任、《江淮文史》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陈永先生,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编辑部副主任王金梅女士,合肥师范学院教授、版画家吴增荣先生,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郭益女士,以及美术界及媒体朋友们。


(二)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王辉先生讲话


摘录:……1960年至1992年,赖少其两次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出访、三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七次应邀举办展览,他的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遍及亚洲和欧美,各自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及学术内涵。一方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界领导人,赖少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外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异域风情和人文景观,赖少其异常勤奋地进行写生,将城市、工厂、码头、海港、渔村等典型的西方世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描绘对象,在让人们从中领略浓郁异域风情的同时,无疑也是赖少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完整过程。


……


(三)老照片及文献史料捐赠仪式
1985年4月,应日本书道教育学会邀请,时任安徽省博物馆副馆长邓朝源先生陪同赖少其赴日本东京举办“安徽古代文房四宝展”和“赖少其书画展”,邓朝源先生见证了展览和中日文化交流的盛况。他将珍藏多年的珍贵照片幻灯片和展览场刊无偿捐赠给艺术馆,我代表艺术馆表示感谢。
邓朝源先生向赖少其艺术馆捐赠照片和资料,赖少其艺术馆书记、副馆长韦家强接受捐赠并向邓朝源先生颁发收藏证书。



三、座谈会
(一)主持人: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王佛生先生



摘录:赖少其先生境外出访十多次,涉及日本、泰国、香港、澳门,法国、美国、保加利亚。赖老在出访期间画了一些画,这些画作是他晚年变法的重要依据。
赖老很有趣味,他出访美国的时候,写了一篇打油诗,“云上似飞天,云下水呜咽。地球一个转,山外有青山。”实际上是讲中国人要到外面看看,中西文化交流吸取、借鉴。“梦入武陵知非梦,画到精熟疑是画。”到外面以后他又感觉外面跟国内不一样,这就是中国人的理念。他还有一首诗“庄周化蝴蝶,翩翩入花房,友谊飘四海,清气满人寰。”他既要学习外表,又表现出中国人独有的对艺术的思考,比如庄周梦蝶问题,赖老梦武陵的问题,写的非常深刻,我们可以看到赖老在出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
(二)嘉宾发言


1.安徽省文联原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雪讲话


摘录:赖老的12次的境外文化活动,我概括出四个之旅:
一是艺术之旅。从代表中国美协到保加利亚、前苏联、南斯拉夫,后来到日本、香港、泰国、法国、美国,开展艺术交流,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带来艺术交流的成果,从他出访的图片资料看出,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关注对海外艺术的研究、学习、借鉴,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在西画和版画的创作技法,同时熟知中国画创作,他很珍惜中西艺术的交流。
二是友谊之旅。因为我看到很多书信,其中很多国际友人的地址和通信,他通过交流和国际艺术家结下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和新中国艺术家博大、友好的胸怀。
三是传播之旅。通过出访,他学习、借鉴,同时也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特别是7次个展,除了展览以外他还举办了很多讲座,通过这些活动传播中国艺术和中国精神。
四是借鉴之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包容、借鉴、融入,坚持时代性的艺术立场。因为全盘西化不行,全盘拿来也不行,既要包容开放、同时也要消化吸收,在这方面赖老做出了好的楷模,通过他个人的艺术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道路。


2.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省文联原副主席、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讲话


摘录:……赖少其先生是文化界的领导,在民国时期就很有成就。这次从多角度,特别是从内外交往的角度,有助于我们理解赖老的人生和艺术风貌。第一个感触就是这个展览创意非常好,而且这个展览有实用性,在当地的包括日本、台湾的报刊杂志对他的新闻报道,出的画册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学术意义。二是赖老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和赖老广泛的交流有关。他的变法是中西融合,长期积累,在那个时候爆发出来的一个结果,艺术家真正成功的变化,从这个展览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三是艺术家他的人生高度和创作高度究竟从何而来?现在谈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更多的是他下的功夫。大艺术家的成长,是要练要画,但绝不仅仅是呆在书房里练出来画出来,首先他要有一个人生的高度,要有一个视野的高度,要见多识广,有博大的情怀和胸怀;其次就是成功的艺术家怎么样广交朋友、开拓视野、坚守传统,然后融汇创新,真正把西方好的东西吸收与创新,从这个展能够看出一些蛛丝马迹,这也是一种启示。


3.安徽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执行主任陈祥明讲话


摘录:赖老从民国到建国后,在郑午昌《中国画全史》当中对一个画家的研究有几个方面:画人、画事、画迹、画品。
如果说用《中国画全史》的观点来看的话,我觉得这次画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第一个就是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赖少其先生,过去讲赖少其先生对传统接受的比较好,对外不保守,在中西融合上做得比较好,这次展览为赖少其先生的中西融合提供了一些旁证,所以他的艺术理念、艺术实践,他追求艺术的统一性,在一些作品中上可以读到。赖少其先生在传统和现代创新及中西融合方面有很大贡献,应该说在这方面的贡献比一些画家做得更好,但是可惜的是没有更多的理论、文章、著作支撑这个观点。二是赖少其先生的诗书画的现代形态,我们从这个展览当中感受很多,赖少其先生坚守传统,同时也与现代融合,包括他的一些绘画行为中,对新安画派的创新,对徽派版画的传承都体现了他这种现代形态……


4.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王永敬讲话


摘录:……我讲赖少其先生其中两次出国,一是他到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看到南斯拉夫有画廊,赖少其就跟当时带队的团长领导说我们也可以办画廊,随后赖少其就向领导打报告,不久安徽画廊就批下来了,后来改为安徽省文化馆。安徽画廊80年代是省城文化设施的一个亮点,也是美术书法摄影展出的一个重要场所。因为赖少其的视野开阔,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文化场馆,这个场馆为安徽艺术展览和交流做出巨大贡献。还有一个是美国的出访,美国的出访是赖少其在艺术创作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时期。他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看了很多作品,之后画了《黄山一夜雨》,这是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印象派画家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讲中国画的上彩大部分依据的是中国画本身的色彩感觉,但这幅画已经把西方抽象画、印象派绘画的色彩感觉放进来了,到他晚年大胆使用色彩,都和这个有关系,所以美国的这次出访还有他和这么多人的交往值得研究。
5.合肥师范学院教授、版画家吴增荣讲话



摘录:……赖少其先生很早就考入了广州美术专科学习,在童年时候已经接受西方的画学研究,西方的印象派、现代派绘画的色彩和教学的方式对赖少其先生都有影响。另外一位中国新兴版画的创始人李桦先生,当时就任教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出于热爱,赖少其喜爱上了木刻,并通过木刻艺术表现的形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赖少其先生在两个方面完善自己的创作:一是找传统,这个传统学术界有公认,他跟黄宾虹先生、傅抱石先生以及上海中国画院的很多老先生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赖少其先生在早年的时候已经熟悉西方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所以他在出国访问时小黄做的作品,完全不亚于美院教授。今天我们对赖少其变法以后的作品觉得是理所当然,通过展览,我们觉得也是必然。赖少其先生的艺术道路其实在走两条线,一手抓传统一手学西方,真正践行了鲁迅先生讲的“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6.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郭益讲话


摘录:赖少其先生作为一个艺术者,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出去的时候带了一些作品交流,也举办个展,同时他还带回了作品,赖少其先生笔耕不辍,让作品传播出去的同时带回来一些不一样的描绘异国风情的作品,为今天别开生面的展览提供了素材。听了前面几位专家的发言,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作为一个老师,我们的艺术研究要有一个新的方向,就像今天的展览一样……


7.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罗耀东讲话


摘录:赖老一生大部分为革命做出了奉献,建国后在文化管理、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领导的工作,这次文献展使赖少其先生人生的历程更加完整,对赖少其先生研究更加深刻。通过这个文献展感觉到赖少其先生博大的胸襟,具有世界文化的眼光,融合中西的胸怀和魄力。另外也看到了赖少其先生的使命担当,特别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赴日本举办文房四宝展,各地画展以黄山为题材,体现了他对外交流中对安徽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
赖少其先生从小学开始研读古诗词,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过去的老先生创作的绘画风格、样式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现在的时代发展跟过去已经完全不一样,中西文化的融合度更高,交流更加深入广泛。……文化的形态要有新的时代特征,多元、现代,是创作的一种趋向。


8.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副主任、《江淮文史》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陈永讲话


摘录:赖少其先生注重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他为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对外交流开辟了新道路。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主要受两大流派影响,一个是欧美,还有一个是前苏联……1955年下半年,周恩来总理倡导在上海和北京各成立中国画院,1956年上海成立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赖少其任主任。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丰子恺。周恩来总理领导赖少其先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光大,所以赖老非常注重交流。
赖老不仅仅注重对外交流,同时注重国内不同流派不同画家之间的一种融合交流。1960年代,赖老以宣传部部长兼文联主席的身份领导成立安徽省美协,成立不久,他们便邀请全国各地艺术家来安徽创作交流。安徽美协在全国算成立比较迟的,但是大家有赶超精神,这和赖老倡导的文化艺术交流和文化融合,包括那个年代培养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艺术家都是和文化艺术融合是不可分割的。


9.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编辑部副主任王金梅讲话  


摘录:针对赖老12次境外访问专题展览,赖少其艺术馆收集了那么多资料,大概有七八万字,非常敬佩艺术馆在这方面工作的细致,那么有情怀收集这些宝贵资料。赖老不管是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还是宣传安徽文化的角度,他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从南斯拉夫回来后就极力促成安徽建成中国第一个官方画廊,有开先河之例。像这种很珍贵的史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挖掘,包括赖老三次到日本交流,想借自己办个展的机会来展示安徽的文房四宝,这种使命和情怀非常的值得我们学习。他12次走出国门的史料非常的珍贵,对赖老的走出国门和对安徽文化作出的贡献,我们将尽我们的能力做好宣传。赖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中西融合方面做了非常好的示范,现在国家自上而下都在推崇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型发展,赖老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拓展和典范,也是值得去学习的。


10.安徽省文物局原局长、省博物馆原馆长邓朝源讲话   


摘录:……我主要讲1985年赖少其先生赴日本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安徽省文房四宝展览、赖少其书画展、安徽省笔墨纸砚展销会三个展览形成了序列组合。从整个展览的规模和反响来看,我们的展览比日本组织的展览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更加厚重,赖老书画作品的展出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好反映了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为展览的题词“推陈出新”,突出了展览主题。从赖老展出的作品看,有他自己创作的,也有他自己收藏的珍贵书画作品,日本对赖少其的书画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时展览的标题是“新黄山画派最高峰——赖少其书画展”。另外,石桥犀水先生在展览的前言里对赖少其艺术成就的评价是“新黄山画派顶峰和领袖”。那次展览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另外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展览的内容和作品充分体现了赖老的人格魅力,反映了赖老高度的政治立场、原则性和战斗精神。……
四、嘉宾参观   



五、赖少其赴境外创作作品图片
1.赴保加利亚(途经苏联)写生作品
1960年9月,赖少其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应邀赴保加利亚参加国庆活动,途经苏联,创作了《美术馆》《沸腾的海》《城市》《渔村》《工厂》《莫斯科的黎明》《海滨松林》《牛》等30余件纸本速写作品,描绘了当地的城乡建设、人文景观、经济建设、民俗风情等。
回国后,他发表了文章《访保加利亚速写》,描叙了保加利亚反抗外国侵略、争取国家解放的革命历史,记录了饱含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及自然景色等。


▲ 牛 29cm×38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莫斯科河的黎明 31cm×40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美术馆 30cm×40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25.png

▲ 运输 29cm×38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写生 40cm×31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沸腾的海 37cm×29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城市 40cm×31cm 1960年 赖少其亲属藏


2.赴南斯拉夫创作作品
1979年6月20日至7月4日,根据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文化协定,赖少其作为中国美协和中国文化艺术界代表,应波契德列画廊邀请赴南斯拉夫访问。他在活动时的《在南斯拉夫致辞》中,介绍“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正处于一个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强调创作,题材多样化,努力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鼓励艺术家充分发挥艺术独创性,扶持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以发挥每个人的天赋、个性和才能”等文艺政策及成效,同时他强调“要放眼世界,向外国一切好的东西学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经验,是我国艺术工作者所关心和要学习的”“友好往来,相互交流是深得人心的,它必将大大促进南斯拉夫和中国共同事业的发展。”
期间,赖少其重点考察了政府主办的画廊,观赏了各类作品,赠送给画廊大幅套色版画《陈毅吟诗》作为艺术交流,与南斯拉夫艺术家进行了创作体会的学术探讨。期间,赖少其创作了《奈列塔瓦河》《无限的东流水》《波契德列古堡》等作品,表现了南斯拉夫的异国风情。
赖少其回国后,发表了《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访问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对该国作品的丰富内涵、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现代画派的色彩和构图等作了深度分析,高度评价了南斯拉夫美术作品的创作题材多元化及画面色彩艺术性,尤其是政府画廊建立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不仅如此,赖少其认真学习和参考南斯拉夫画廊经验,抓紧给合肥市委、市政府报告,市领导积极支持并安排场地,很快在合肥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府主办的安徽画廊,为安徽省和合肥市的书画家提供了作品展示和学术研究的专业场所,促进和加强了省内外的艺术交流。


▲ 无限的东流水 31cm×40cm 1979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奈列塔瓦河 25cm×28cm 1979年 赖少其亲属藏

3.赴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展览期间创作的作品


1980年12月,应轻工业出版社、香港九龙狮子会邀请,赖少其率领北京画展代表团赴中国香港举办“老舍夫人胡絮青女士、中国近代名书画家书画展览”,一同赴港的还有赖少其夫人曾菲,老舍夫人胡絜青,老舍女儿舒济,著名画家李苦禅及夫人李慧文、儿子李燕,艺术顾问阮波等。这是赖少其第一次赴香港,展出其作品三十余件。在港期间,他与著名画家林风眠、赵少昂及文化和经济界知名人士等出席展览并座谈交流,大家对赖少其的书画作品,特别是国画黄山的雄伟气势及云海松石景色赞不绝口。
此展原计划是不卖画的文化交流,但主办单位在众多收藏家一再要求下,征求赖少其同意后,他的《黄山之赞》《黄山秋色》《雨后翡翠池》3幅大画分别以22万、18万、17万,共计57万港币被高价竞购,众多报刊报道。赖少其将90%画款赠予慈善机构香港眼库和中国文学研究基金,其所得的10%画款5.7万港币稿酬全部用于购买丰田轿车和复印机,赠予安徽省文联,用于改善工作条件和发展文艺事业。


▲ 行书唐人诗四条屏 114cm×42cm×4 1980年 私人藏

▲ 黄山之赞 133.5cm×257cm 1980年 私人藏

▲ 雨后翡翠池 144.5cm×345cm 1980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1984年1月,应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澳门的邀请,赖少其赴香港、澳门讲学。赖少其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举行《我在山水画创作上的摸索》讲演,在澳门举行《谈美术创作》讲学并放映幻灯片《赖少其作品选》。
赖少其从“我学画的经历”“我对山水画传统的认识”“从何入手”“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等几个方面,着重说明个人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探索情况。他又具体介绍了学画经历和认识,即“先学西画与木刻、后学中国画”“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怎样去学习、吸收和创新”“学习传统、师法自然与创作三者是不可分的”;畅谈了以“黄山为师”“黄山为友”“研究黄宾虹先生如何反映黄山实在有必要”等创作体会;特别是他阐述“诗、书、画合一”“画意、诗意、意境、题材、感情,前景、中景、远景,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黑白对比与明暗映衬”等美学观点和笔墨技法,与两处学者、专家及师生进行文化交流并获得好评。


▲ 石门胜景 40cm×96cm 1983年 私人藏

▲ 叠嶂重峦 88cm×32.5cm 1983年 私人藏

▲ 山水 60.4cm×45.6cm 198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4.赴泰国办展期间创作作品


1983年10月至11月,应泰国中华总商会、潮州会馆暨十县同乡会等21个侨社团体联合邀请,赖少其曾菲夫妇赴泰国参加“庆祝泰国潮州会馆成立四十五周年”和“第三届世界潮团联谊会”,同时在曼谷京华银行举办大型的“赖少其书画展览”,两位副总理揭幕,中国大使馆代办等出席,上千嘉宾参加画展开幕活动。
泰国政府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差猜·春哈旺上将及多位副总理、国会上下院议长、王室代表的公主、元帅、上将、佛教领袖华僧大师和众多世界各地侨领、各地潮籍华侨观赏了赖少其作品,他们对赖少其反映黄山自然景观的山水画和临习王羲之并自成风格的行书、深得扬州八怪之一金农韵味的漆书体的书法艺术赞不绝口。
中泰建交后,赖少其是第一个赴泰国举办中国书画展览,也是泰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范围最广的一次中国书画展览,对外扩大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中泰文化交流。


▲ 繁花似锦 40cm×30cm 198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苍松如磐石 40cm×30cm 198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刘禹锡诗 98cm×33.5cm 1984年 赖少其亲属藏

5.赴日本办展期间创作作品


1985年4月,应日本书道教育学会邀请,赖少其赴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办“赖少其书画近作展”。此次展览由日本书道教育学会主办,日本外务省、文化厅、中国驻日大使馆支持。中国驻日大使宋之光、日本文化省次官三浦朱门、日本书道教育学会会长石桥犀水等出席,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等数百人参加了隆重的开幕式活动。
这是赖少其第二次赴日本,为丰富文化交流的内涵,赖少其借此个人应邀办展机会,向主办方提出“举办安徽文房四宝精品展”要求并得到支持。他组织“中国安徽省博物馆藏古代文房四宝展”及“安徽省外贸文房四宝展”同时展出,对外宣传了徽派文化的人文历史和中国民间的非遗精华;赖少其带去展品很丰富,包括本人书画作品31件,特地展出收藏的古代名家书画作品12件及古代文房四宝用品13件;主办方还安排了“日中友好书道交流第一回展”。
赖少其在致辞及多次场合讲话中,着重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传统艺术,他强调了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尤其是中日之间书法渊源、广泛影响和艺术特色,以及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之情、民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期间,赖少其参加日本书道教育学会成立35周年纪念等活动。在主人亲自陪同下,赖少其、曾菲夫妇和安徽省文化厅、省博物馆、省外贸等嘉宾参观了已培养三十多万爱好书法学生的“书道教育学院”及“书法研究所”;参观了“三多轩”文房四宝店等多类书法教育所等机构,足以可见该学会在日本的广泛影响;又参观了书道、花道和茶道的表演,参观桂离宫等日本著名的人文景点,赖少其之后创作多篇有关的书法作品。
日本的《书道》《不二》等刊物及《每日新闻》《关西新闻》《书道艺术》和国内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作了广泛报道。


▲ 桂离宫 152cm×46.5cm 1985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中国古代文房四宝展览会 尺寸不详 1985年 藏属地不详

▲ 上野所见 尺寸不详 1985年 藏属地不详

▲ 樱花节有感 26.6cm×19.1cm 1985年 赖少其亲属藏


1990年6月至8月,应日本大阪天际株式会社会长阪本精造邀请,赖少其、曾菲夫妇赴日本大阪和京都举办“赖少其书画展览”。展出版画、山水、花鸟和书法等作品111件。大阪府常务副知事中川和雄,中国驻大阪总领事千昌奎及文化艺术界人士数百人参观。
期间,赖少其与著名书法家、日中友协副会长梅舒适,泰星艺术中心村上实,科学家前田三度教授,侨领于学成等日本友人进行文化交流;应中国大使馆邀请,赖少其、曾菲夫妇赴东京会见了中国驻日公使;赴富士山、箱根、神户等地游览采风;作大画赠予大阪大成阁饭店会长于学成;参观国际“花的万博”会;在大阪写生《大阪百合》等作品,赋《花之旅》诗。


▲ 二色百合花 42cm×39cm1990年 赖少其亲属藏

▲ 大阪百合 48.4cm×35.4cm 1990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花之旅 77cm×45cm 1990年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 大哉成者联 140cm×20.4cm×2 1990年 中日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藏


5. 赴美国办展期间创作作品
1991年12月至1992年1月,应美国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会长瞿谷量邀请,赖少其、曾菲夫妇赴美国纽约举办“赖少其书画展”,展出各类作品36件,同时出版了《赖少其书画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李道豫、王光亚,驻纽约总领事张伟超、副总领事宋有明,纽约的侨界领袖余保贤、李安荣、何明、梅添和中外艺术家等出席活动。
期间,为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题字作画。12月27日,赖少其曾菲夫妇应邀赴华盛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拜访朱启桢大使并赠送其“名垂青史,气贯千秋”对联,题曰:“汉之苏武,持节异域,心存故国,读史至此,无不抚卷感激也矣”。在华盛顿,赖少其夫妇还专程去博物馆参观了张大千画展。
赖少其访美文化交流内容广泛:赴著名收藏家王己千家中,欣赏了董源《溪岸草堂》,南宋马远,元代倪云林,明代唐寅、文征明、陈老莲,清代渐江、金农、石涛等二十多件罕见的古代名画真迹;参观知名油画家陈逸飞、水彩画家程及、国画家张守成、詹忠效等画室及作品;与韩柏友、蔡楚夫、邱丙良、陈瑞良、王方宇、黄君实、刘振翼、郑培凯博士、孙善鸿教授、收藏家王度等旅美艺术家和知名人士进行艺术交流。
赖少其赴美期间,创作《黄山一夜雨》《黄山之雾》等经典作品。
赖少其还应纽约大学分校的邀请,前往该校参观,应邀为该校写了校训:“大学给你机会与鞭策”。


▲ 黄山之雾 82cm×151cm 1991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 黄山一夜雨 83cm×149cm 1991年 赖少其亲属藏

▲ 看似成如七言联 97cm×21.5cm×2 1991年 私人藏

▲ 访美之行 89cm×43cm 1992年 赖少其亲属藏

▲ 赠王已千联 64cm×67cm 1992年 赖少其亲属藏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程明 / 丁静
网络编辑: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