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交流展览

“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作品文献展”观摩研讨会在赖少其艺术馆举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手机扫码分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赖少其艺术馆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作品文献展”,入选了“文旅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这是艺术馆自2012年以来连续9次入选该项目,也是第14次入选文旅部重点展览项目。2021年10月12日下午,展览观摩研讨会在赖少其艺术馆举行。

出席观摩研讨会的嘉宾合影


观摩式由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于在海主持。

于在海馆长介绍到,展览主题来自鲁迅先生于1935年在给赖少其的回信中所写的“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赖少其始终牢记鲁迅先生的谆谆教导并自觉践行,形成他献身革命并矢志不渝的“木石精神”。展览分为“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后”两个专题,共展出图文展板60余块,文献史料208件(套),历史照片114张,各类作品223件。展览从时代背景、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作品解读等多个角度,回顾赖少其的革命历程和艺术人生。
此展分别于5至6月、8至11月在艺术馆展出,还分别赴市属的长丰、庐江两县基层巡展。同时,赖少其艺术馆于10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了“木石精神·赖少其艺术文献展”的巡展,此展也入选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21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合作事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精品展还将赴北京荣宝斋、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宁夏美术馆巡展。同时,策划了线上展厅,已将展览内容陆续在线上进行展示,不仅扩大了受众面,也是对展览形式的进一步探索。 

▼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江丽讲话

陈江丽指出,本次展览完整地介绍了赖少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斗争历程和历史贡献。展出的文献史料更是集中的反映赖少其作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无论是在敌后进行抗战宣传活动,还是拿起刀枪上场杀敌,他都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发起90周年、“皖南事变”80周年,赖少其的革命历程正是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最好注脚,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
此次展览不仅是“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一,还入选了“2021年度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已分别赴长丰县、庐江县巡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入选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21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合作事项”,目前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副馆长韦家强宣读宁夏书画院为本次展览发来的贺信

研讨会由中国美协原理事、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王佛生主持。莅临观摩座谈会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发言。

王佛生主持


▼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师晶发言

师晶说到,我在全省八所高校中都是在宣讲新徽派版画,让这些版画能够进入到高校,这些高校基本上都建立起了版画专业,或者在设计系中间有版画选修课。来宣扬以赖少其为首创立的新徽派版画是安徽美术的金字招牌。通过介绍和学习优秀的版画作品,让中小学生了解安徽历史,接受爱国主义的情怀教育。赖少其的每一幅作品深入生活,比如《百万雄师过大江》,旗帜鲜明的打出英雄连,有这样的生命情怀,才能创造出大幅的作品,不是指尺幅大,而是内容大、包容性大。

▼安徽省文联原主席、省书协主席吴雪讲话

吴雪强调,这个展览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今年是建党100周年,100年走过了艰难困苦的辉煌历程,中间有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革命前辈,赖少其先生是建党100年历程中非常杰出的、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艺术家。这个展览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把赖少其革命文艺的历程全面呈现出来,对我们是有非常好的教育和启示的。
随后吴雪主席谈了三点感受:
第一,这个展览突出的反映了赖少其先生忠诚于革命文艺事业,终身追求革命文艺的人生信仰。不管是在国民党的监狱里面,还是解放战争、立功运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之后又到了广东,他的一生始终有一条红线,这个红线就是革命艺术,他追求的艺术是革命的艺术,人民的艺术,而不是满足于个人艺术小情调的艺术。
第二,革命文艺引领赖少其艺术发展,而赖少其的艺术创作、艺术思想、艺术作品、艺术实践,反过来彰显了革命文艺精神。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好革命与文艺的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艺术的艺术工作者面临的问题。赖老的艺术,也始终围绕革命文艺、人民文艺这么一条主线在发展,他的艺术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时代的需要,人民需要什么就从事什么,艺术追求要和党、和人民要相一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艺术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
第三,我们从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作品展中学到的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和人民同心同行;二是要学习革命艺术家的前辈们,他们是怎么把革命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实现革命的理想,来实现通过艺术为人民服务。三是要学习革命精神,学习革命传统,关键在艺术实践当中,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来去反映时代,反映时代的创新、变迁和精神,同时也是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中共合肥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安徽省美协原常务副主席林存安讲话

林存安指出,赖少其的一生最关键的核心他有人文精神,赖少其一生所秉承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教诲,一木一石的人文精神。他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从学生时代就积极以木刻作品的形式,积极投入到革命当中,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赞扬。赖少其在南京、上海时期,与诸多书画名家交往。到安徽后,为安徽的文艺事业发展做了大量的扶持工作。徽派版画如果没有他来过以后,不可能有这么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徽派版画已经成为中国版画史上的里程碑,是了不起的。赖少其作为文艺战士,他的一生一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在支撑他。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版画、中国画、书画方面的勤奋耕耘、专心创作,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赖少其的革命精神更能集中的体现无产阶级战士的人文精神,积极入世的这种精神同样是高洁的。

▼安徽省文物局原局长、省文物考古所原所长、省博物馆原馆长邓潮源发言

  

邓朝源说,赖少其艺术馆在于在海馆长的主持下,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展览也很活跃,展览的项目几乎是走遍了全中国。我从事博物馆工作一辈子,在这方面有深切的感受,能取得这样子的成绩很不容易。我想,今后怎么能够进一步发挥展览的教育作用,能收到更好的效益,能够让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更应该来很好的参观这个展览,学习和继承赖老的木石精神。我想赖老的木石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的革命精神,再一个是他的艺术精神。赖少其在安徽工作时很关注、也很支持博物馆的工作,赖少其也曾捐赠自己的收藏给省博物馆。
邓朝源还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赖少其赴日举办展览的有关情况。他说,通过这个展览,赖老给我跟深的感受,他的作品不单单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看他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更看到他作为一个文艺战士所特有的政治家的眼光。
赖少其不仅是当代的艺术大师,版画家、书画家、书法家,而且也是令人崇拜的老一辈的政治家,他具有渊博的学识、修养和独到的艺术道义,而且还富有战斗人生和高风亮节的道德风范。他既有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有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他的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这是我的一点体会和感受,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初延清发言

初延清谈了三点感受,一是赖少其的革命情怀,高尚情操令人特别感慨,这次来参观,让我了解了他的光荣历史,特别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持艺术理念的创作情怀,都让我感到非常感慨振奋。二是于在海馆长的敬业精神,不辞劳苦全国各地到处奔波,为赖少其大师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这次来参观艺术馆,馆陈列内容丰富,也给我们树下了标杆。三是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敬仰。

▼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殷杰发言

殷杰说到,这个展览对赖少其整个艺术的经历梳理的特别清楚,包括文献资料史料非常详实,这点对于我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赖少其艺术馆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美术馆。赖少其的山水画作品,这些传统的中国画作品在新疆非常少见,我们特别希望能有更好的作品到新疆去进行展览。所以期待赖少其的作品在2022年去新疆美术馆展出。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彭庆云发言

彭庆云指出,赖少其艺术馆每次有展览的时候,我经常带学生来参观,在我心里一种感受,现在当代的学生,缺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木石精神,一栋大楼是靠一砖一瓦盖起来的,缺少这种钻研和认真的精神。从赖老年轻的时候给鲁迅书信往来的时候,我给学生们做解说,再讲到赖老后面到安徽工作所创作的一些大型的新徽派版画。我对安徽的版画,尤其感觉到从赖老身上看到一种传承,这种传承里面还有种木石精神,这种木石精神是我们现在很多年轻的艺术家缺少的东西。看到赖老这些版画,包括书法作品,对我的影响特别大,赖老在书法绘画这方面,应该说在我们安徽这一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在赖老身上看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副主任、《江淮文史》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陈永发言

陈永说到,安徽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有一本杂志《江淮文史》,是全国优秀期刊。这个杂志登了很多的关于赖老个人的革命和艺术人生的经历,以及赖老与一批艺术家的交往,原来和赖老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和下属对他的回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大家对赖老的一种尊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期,省政协编辑出版了一本专刊《同行——安徽各界代表人士百年奋斗实录》,我们这个愿景报省委重点工作的时候,我们当时筛选了50位,包括各民族党派,民族宗教界,还有100年的四个重要历史阶段。后来经过几轮筛选征求意见以后,最后报到省委宣传部定稿是31位,其中赖老就是很重要的一位,这本书已经省委统战部、党史院审过了,很快要出版了,稿件也是我们向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征集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仅31位,可以看出赖老在安徽、在全国的地位。

安徽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执行主任陈祥明发言

陈祥明指出,每一次观看赖少其先生的作品,心灵受到洗礼熏陶,每一次看他的文章和听大家的发言研讨,思想受到启迪,今天下午同样如此。这次研讨是非常重要的,它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艺术为人民”这一论断。实际上赖老个案体现得非常清晰,重新认识革命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革命家和艺术家能不能统一,赖少其先生把它统一了。我们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它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要年轻艺术家传承的,这种革命精神更需要大学生学习传承,而它的革命精神应该把它统一起来加以传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
我觉得赖少其的意义怎么讲都不为过,我觉得赖少其的价值和意义,现在不是讲多讲少,不是讲高讲低了,现在我们对赖少其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它的革命家与艺术家双种情怀,我们艺术家要不要革命,革命家要不要艺术,赖少其把这两个方面统一得非常好,他在当文艺界领导的时候,和老画家们做朋友,和文艺工作者做朋友,当他在战争年代的时候,一手拉雕刻刀来唤醒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在建国后用自己的文章和刻刀来表现新中国,来鼓舞人民建设好新中国,这不是一般的艺术家和革命者能够完全统一的,这个统一起来是有困难的,但是赖少其告诉我们这个统一是可能的,而他也做到了。从他身上我们发现一些规律,作为一个文艺界领导、革命者,怎么去做艺术家的朋友,怎样用自己手中的笔,来为革命、建设服务,说服务人民,怎么服务?还有作为文艺界的领导应该懂艺术,怎么懂艺术?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个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赖少其作品鼓舞人,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因为它反映生活,还有革命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抗日战争的生活,那个残酷的斗争在他笔下,包括西方的侵略者对我们人民的压榨是血淋淋的,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看了以后并不使人们消愁,这是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我们党的文艺政策很重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现在忽视的还有一个,赖少其先生不光是浪漫注意和现实主义结合,还有现代主义,早年他学的西洋画,主要是油画印象派,包括后期印象派,色彩和造型对他影响非常大,中年在搞新徽派版画的时候,色彩和构图,很大程度上不光是中国的传统绘画,也吸收了西洋画。到了晚年,是山水、山花卉,是中国画,是西洋画,你说不清楚,你感觉到重新恢复到年轻时代印象派,他的色彩在中国所有的画家当中没有像他这样的,在所有中国画家当中,包括李可染都没有达到他这个高度和深度。我觉得在形式与造型上,这个造型包括版画,也包括中国画,还有色彩的,像中西合璧上比林风眠走得更远。他的价值和意义,特别在绘画的造型,不光是版画,包括中国画,造型和色错比他们走的更远。
第三,在创立新徽派版画在中国美术史上,赖少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郑振铎讲徽州版画,万历年间,中国的版画达到登峰造极、光芒万丈。接着下面写,尤其重要的是徽派。从万历年间一直往后,中国的版画就没有多少进步,到了赖少其进步很大,建国后的版画,一个是北大荒版画,一个是新徽派版画,这两个是相比肩的。我觉得在传统的厚度上,新徽派版画由古徽派版画做底蕴,其次是吸收了西方大量的东西,色彩和造型上,当时黑龙江的版画,北大荒版画在这也展出过,我也谈过这个观点,我说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我觉得同样要把新徽派版画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去讲,新徽派版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社会主义时期当然是新徽派版画为代表,赖少其从1950年就开始创作新徽派版画,这三个阶段赖少其都创造出了在中国可以说放在第一方阵的版画,所以它不简单是一个新徽派版画,新徽派版画当然很伟大,前两个阶段也非常好的,大家想想看,在我们百年来的这样一个版画发展历史过程当中,有没有第二个人在三个阶段都创造了版画的高峰,好像没有,他的版画研究仍然是不够的。
作为文艺界领导人,美术界领导人,赖少其对中国现代美术推动和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团结知识分子,老画家,推动新中国的进步,如果要不是赖少其先生吸收传统的东西,来丰富我们的中国画,中国画又为人民服务好,会是什么样。一个画派产生会有很多原因,这也是我们研究新金陵画派时候没有注意的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总书记“七一”讲话当中有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回过头来看赖少其就是结合的比较好,所以他作为大艺术家就是有先见之明,就有超前意识。刚解放以后,大家都在批判中国传统的时候,他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最后,赖少其先生对黄山派艺术有开拓,在这个问题上,新徽派山水和新安画山水是可以相媲美的,这个要通过时间去推移来看,去年上海研讨会上我做了个报告,新安画派在向中间走,不光是吸收江南的文化。很多大画家晚年如果没有黄山画,不去画黄山,他们都不算,他们很重要的作品都在晚年,而且大量的资料可以证明,他们同样是受到新安画派的影响,他们走的路子和赖少其先生走的路子是如出一辙,我说的意思到并不是为了抬高安徽,这个问题还可以研究,我觉得赖少其对中国绘画还是有重大贡献的。
王佛生强调,陈祥明总结得非常好。第一,他说革命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革命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赖少其在这里面完成了很好的结合。第二,传统和现代的关系,赖少其同样统一的非常好,在一个人中间做两次大的统一,赖少其作品有非常强烈的现代感。
出席观摩研讨会的嘉宾还有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管理处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合肥日报》、合肥电视台等媒体。

展览现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方磊
网络编辑:韩明铭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http://www.lsqysg.com

电话:0551-63521390

邮箱:lsqysg@sina.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石台路艺术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