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于在海
当今全球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文博机构长年线下的陈列展品、常规操作及免费开放的同时,策划线上展厅、网上观展的新技术运用模式,形成常规展览拓展和延伸的平台,也是未来美术馆展陈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更扩大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的服务区域。
活动开展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线上宣传的文件精神,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政府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名人纪念馆,增强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和推广宣传意识,在2020年2月份筹划了“闭馆防疫·线上展厅”,2月22日和3月5日发布了第一、二期,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3月16日,赖少其艺术馆恢复开放,即对资料数据进一步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设计十二个展示栏目(暂定)及相关专题,更新为“线上展厅·公共教育——赖少其艺术馆系列展示活动”,于3月25日发布第三期。之后计划每月上旬、下旬二期,每期依据内容篇幅,分为上、中、下,部分文献史料和视频作为链接。
2020年度,线上展厅的重点将配合赖少其诞辰105周年、赖少其逝世20周年和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的纪念及《赖少其全集》出版的系列活动,同时展出各类美术教育、专题展览、文化交流的概况。赖少其艺术馆各部门互相配合,工作人员分期编辑,在艺术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及雅昌艺术网等合作的相关网络上,依据情况安排定期或专期,相应的展示栏目上分别推出系列、多彩的主题,展示馆藏赖少其各类作品和文献史料的丰富内容以及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业绩,对外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今年主题
(一)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1915-2020)、
赖少其逝世20周年(2000-2020)
《赖少其全集》(九类十一卷本)2018年12月份出版,并,2019年9月份荣获中国出版界第28界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结合此全集出版的宣传、座谈和研讨,举办卷本展示、专题展览及学术研究等系列的纪念活动,宣传赖少其艺术为人民的美学思想、不懈奋斗的“木石精神”及作品创作中体现的“时代精神”。
线上展厅更着重反映赖少其近七十年曲折生涯所涉及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历史上系列重大事件,他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他多个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对广大观众加强爱国主义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二)春华秋实·纪念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2005-2020)
线上展厅将回顾赖少其艺术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展示艺术馆以研究、弘扬赖少其艺术为中心,做好藏品保管、文献征集、史料整理、展览活动、学术研究、画册出版和免费开放等工作。其内容着重艺术馆历年举办重要活动的主要成果和广泛影响,特别是在多方面工作中所取得的学术性、史料性和专业性并重的良好业绩,以及成为中国美术馆界重要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纪念馆,反映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
2020年4月5日
第四期上篇主要内容是赖少其年谱,“全集出版概览”刊登简介版(之四)及历史图片,1950年代,在上海龙华苗圃写生之后创作的一批花卉作品,赖少其在上海期间创作的油画、水彩(粉)画等作品。
一、生平简介
(栏目编者:程明)
赖少其年谱简编之四(1942年-1958年)
周新月/编
1942年 壬午 28岁
2月,抵达苏中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苏中军区党委文化委员兼《滨海报》文艺副刊《海滩》编辑。
1943年10月20日,《滨海报》增刊“海滩”刊登赖少其1943年木刻作品《鲁迅先生木刻像》
1943年 癸未 29岁
1月,任新四军一师文工团副团长。与杨涵等发起组织“苏中木刻同志会”。
春,与曾菲结婚,刻“曾菲”小印以志纪念。
印文:曾菲(朱文)
尺寸:0.9cm×0.9cm×2.4cm
年代:1943年
材质:寿山石
收藏:赖少其家属
边款:月印深潭两度清,春水绿波相映人。分明无法分光影,要把人心当天心。
任一师政治部文艺科长兼文工团长、《苏中报》编委兼文艺副刊《现实》编辑,他还组织“苏中木刻同志会”,推动根据地木刻艺术创作。
《苏中报》报头
《苏中报》副刊“现实”
1944年 甲申 30岁
编印《通俗木刻创作法:第一张木刻》。
1944年,苏中报社出版《通俗木刻创作法——第一张木刻》,赖少其著,杨涵刻蜡版油印。此书作为赖少其、杨涵等人发起的“苏中木刻同志会”教材使用。
12月,撰写并组织演出广场活报剧《曹立山》,引起轰动,不少部队开展“曹立山运动”。
1945年 乙酉 31岁
任苏浙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兼文工团团长、苏中军区(后改华中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1946年 丙戌 32岁
任华中军区《江淮画报》社社长兼主编、军区卫生部《卫护画报》主编。
8月,任四纵队一师二团政治处副主任。通过下连队调查,提出在全团开展“功劳运动”(后称“立功运动”)的建议。10、11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先后报道华东“立功运动”并配发评论,“立功运动”迅速在全军推广。
“功劳运动”手稿
第二阶段“功劳运动”手稿
9月,木刻《弃妇》等被选入全木协在上海举办的“抗战八年木刻展”。
《抗战八年木刻选》 上海开明书局1946年出版
弃妇黑白木刻纸本1936年 尺寸不详 安徽省图书馆提供
1947年 丁亥 33岁
5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因提倡推广“立功运动”,被授予“干部一等功匠”荣誉称号。
“立功运动”奖章
赖少其转业军人证明书中记录“一等功臣”立功事迹
1948年 戊子 34岁
3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赖少其(左)任三野八纵(26军)宣传部长时,与政治部副主任李耀文(右,后为海军政委、上将)、军副政委王一平(中,后为上海市委书记)合影
解放战争时期,赖少其与战友在山东
1949年 己丑 35岁
4月,任第三野战军文艺代表团团长,率团赴北平出席全国文代会。7月,会议期间任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协)委员、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现中国作协)首批会员。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场景
赖少其(第三排右2)参加第一次文代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第一副团长
赖少其在会上作“关于部队文艺工作服务于革命战争及贡献”的专题报告,主席台上郭沫若(右1)、茅盾(右2)、周扬(右3)。会议期间,赖少其率领三野文工团演出《淮海战役组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临观看并祝贺演出成功
第一次文代会代表证
9月,以粟裕为团长、赖少其为秘书长的第三野战军代表团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1日,会议开幕。赖少其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起草工作。期间,与其他政协代表一起参加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和开国大典。
三野代表团正式代表有粟裕(前排左3)、王建安、陈士榘、江渭清、谢胜坤、唐国栋、何基沣、黎有章、赖少其(后排左2)、魏来国共10人,另有2名候补代表李兰丁、杜中夫,共计12人,团长粟裕,赖少其为秘书长。
赖少其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证
赖少其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起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通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程序
赖少其参与国旗图案审议
赖少其参与国徽图案审议
任南京市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当选为文联南京分会副主席。
1949年冬,赖少其(左2)、曾菲(左1)在南京与老领导、新四军战地服务团老战友钟期光(右3)、徐平羽、沈亚威、沈西蒙、郑山尊、张崇文、任干、林琳、平波、苏明、徐真等合影。
1949年11月6日《新华日报》第五版报道《迎接南京文联的成立》
1950年 庚寅 36岁
1月,话剧剧本《庄严与丑恶》(后更名为《集中营里的斗争》)连载于《新华日报》,6月,由新华书店华东总店出版发行。话剧于今秋公演,受到社会好评。
赖少其著《庄严与丑恶》,1950年6月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发行出版
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南京市文化管理处处长,补选为文联南京分会主席,并被聘为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教授。
1950年,赖少其在南京留影
1950年,赖少其和夫人曾菲在南京留影。
4月,文集《文代归来》由上海正风出版社出版。
赖少其著《文代归来》,上海正风出版社1950年4月印行
7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由部队转业至地方(即南京)工作。
赖少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1957年正式受颁。
1952年 壬辰 38岁
4月,调任上海文联副书记兼党组书记、华东文联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1953年 癸巳 39岁
2月28日,美协杭州分会、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于杭州举行“画家黄宾虹先生九十寿辰庆祝会”,赖少其代表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授予黄宾虹“中国人民优秀画家”的荣誉奖状。
授予黄宾虹的荣誉奖状
“庆祝老画家黄宾虹先生九十岁寿辰纪念”的签到簿上有黄宾虹、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潘天寿、赖少其等人的签名
5月2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赖少其为上海市政府文教委委员。
春,黄宾虹手书自作七言长诗《画学篇》卷赠赖少其,题识:“赖少其先生斧削指正。癸巳春日,宾虹年九十,未定草。目生内瘴,字近涂鸦。”自此,赖少其结识黄宾虹,并通过交往、交流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后唐云为题卷首:宾虹先生画学篇。
9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1月,当选华东作协理事。
12月30日,华东美协筹委会成立,王流秋、米谷、朱金楼、陈烟桥、陈秋草、张乐平、张文元、张漾兮、特伟、野夫、莫朴、黄宾虹、刘开渠、赖少其、丰子恺等十五人担任筹委会委员,推选赖少其为召集人。
上海《文汇报》在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分别报道了华东美术家协会从筹备到成立的过程,记录了赖少其和黄宾虹等人作为筹委会委员为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做出的卓越贡献
1954年 甲午 40岁
4月,当选为华东美协(后改组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兼党组书记。
华东美术家协会1954年发布“[1954]美字第[22]号通知”,通告当选的美协正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名单。赖少其与黄宾虹共同当选为副主席
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大会合影
1955年 乙未 41岁
3月25日,黄宾虹于杭州逝世。赖少其担任治丧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委员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文联、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举行公祭活动,赖少其致公祭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黄宾虹山水画集》,赖少其撰写《前言》。
赖少其在黄宾虹先生追悼会上致悼词
《黄宾虹山水画集》封面
1956年 丙申 42岁
3月,向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提呈筹建上海美术展览馆请示报告,得到陈毅市长等上海党政领导的支持,开始选址、筹建工作。8月10日,正式开馆。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上海市市长陈毅(前)为在上海美术展览馆举办的“第二节全国国画展览会”剪彩,赖少其(后)陪同
6月,出席文化部、中国美协在北京召开北京和上海中国画院筹建会议。8月,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推选赖少其为主任委员。
1956年8月1日,《新民报晚刊》报道筹备会相关情况
12月,文集《为了把艺术介绍给人民》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为了把艺术介绍给人民》封面
1957年 丁酉 43岁
购得清《陈老莲花鸟册》。【编者按】今年前后,开始中国画花鸟的临习、写生和创作。
今年前后,恢复版画创作。
《陈老莲花鸟册》封面
1958年 戊戌 44岁
3月,担任领队,与林风眠、关良、吴大羽、陈烟桥等11位画家到上海东郊农村体验生活,携带宣传画举办巡展,与林风眠、关良合作农村壁画。
1959年1月,赖少其和关良、林风眠在上海川沙县下放劳动时合作创作的壁画
秋,到龙华苗圃写生。
赖少其在苗圃写生
二、代表作品(栏目编者:丁远飞)
赖少其花鸟艺术(之一)1950年代赖少其在上海龙华苗圃写生之后创作的花卉作品(编者丁远飞)
赖少其花鸟艺术注重传统继承、深入生活、中西融合,形成自有特色。他的花鸟创作主要有三个阶段:1950年代在上海,1960-1980年代中在安徽,1980年代后期在广东,各个时期的作品内容和风格不同,体现了他花鸟创作独特经历及变化和发展。
此期介绍赖少其1950年代在上海学习、研究、写生到创作一批花卉作品的历程。
一、初涉国画
(一)1956年,赖少其作为华东(上海)文化艺术界主要领导,被国务院任命为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当时他邀请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几十位著名画家,参与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建并成为画师。作为艺术家的赖少其尊重并团结名人大家,在为新中国初期华东美术事业发展而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和他们关系密切并结为知音好友。同时,也深受他们身上传统艺术的熏染和影响,对中国书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花鸟画入手开始了中国画的创作。
(二)1988年7月,赖少其在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办展同时的演讲中,回顾了他的创作道路,其中一段:解放以后,我虽然重做文艺工作,但长期做领导工作,组织别人创作,自己没有机会创作。好在我搞的是文艺领导工作,特别是,后来在上海搞美术领导工作,因此,我认识了不少著名画家,如在南京,我认识了傅抱石和陈之佛先生,在上海我认识了黄宾虹、潘天寿、唐云、吴湖帆、谢雅柳、王个簃、江寒汀、朱屺瞻······等先生,在和他们交往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因我是“领导”,所以也就不得不学习有关国画的一些知识,这就是我在理论上不得不对国画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尽可能把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
我在领导国画家创作期间,也积累了不少失败的教训,当然也有成功的经验。我只能是一个“旁观者”,缺乏创作国画的实践经验。“实践出真知”,没有国画创作的实践,谈不到有“真知”。这点,对我的教训很深。有不少美术理论家就是缺乏这种“实践的真知”,往往不能说到“问题”的“点”上。
我“从何着手”呢?应该说:我是从临摹陈老莲花卉册着手。当时(1958年)我在上海,购得陈老莲一册花卉画册。我开始了临摹学习,一方面我刻了版画“初夏”另一方面我创作了花卉。这是我从版画过渡到国画的开始。
(三)赖少其手稿▼
注:“我的创作道路”原载2001年2月的《美术》杂志。
二、喜得画册
(一)1957年,赖少其因为购得陈老莲花卉册很高兴,以后每每提起此事甚是得意,后来写了一副书法,细述这一过程。
《学画散记》30.5cm×120cm 1984年▼
释文:解放之初,余在上海与传公否锦江饭店侧十八层楼访某收藏家。扎礼甚恭,还备茶点。拿出画甚多,传公每画必叫好,余奇之,问”传公何以每画必叫好?”传答曰:不叫好,等于说坏,下次不懂不请你看画,连茶点也再会不给”余始知旧社会,能说好不能说坏。
旧画认定最难因“死无对证”往往上海说真,北方说假。过去上海有四位权威的鉴定,如果四位都说真,他们就卖。我有一册,明末陈老莲花卉册,谢公故意说是假,因此给我钱甚便宜,谢公告诉我可以买了。并给我写了叙,唐云极喜,也二次写了后记。但北方说假。
贺天健游黄山,每次时问极短但作画甚多。他说:黄山每片石都可成一画派。吴湖帆说:树不是为你作画而生,我们可以见到五株不同样的树画在一起远看成林。中国元以后,不画异族衣冠,以示不合作。为了表示是山,不是石,往往画屋不画人,因屋是人住的,但可以见到山很高。一九九四年春于广州赖少其。
(二)赖少其为了弘扬传统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来访之际与其联系,委托该社编辑并于一九八五年出版《陈老莲花鸟册》画册。
1、此画册的封面、代序、题跋、作品及版权页。
同时,赖少其邀请著名鉴定家谢稚柳代序,好友、著名花鸟画家唐云作题跋。▼
2、陈老莲花鸟册—谢稚柳代序
释文:老莲花鸟早岁出于蓝瑛,故其骨体粗放,尚有其习染之迹可见,三十五左右始舍弃旧习,陶冶于宋元,在元独好王若水,以此上追,盖以黄家写生为宗,而别裁新体。有明三百年中,遂为创格,此册笔势形体已从方折转为圆劲,粗放之笔亦渐趋内炼。虽其风貌尚不免徘徊于旧辙,盖正当推陈出新之际,于以见其先后变易之弥诚,可宝也。
少其先生嘱题 谢稚柳
3、陈老莲花鸟册—唐云题跋之一
释文:余于画明季好老莲、雪个、苦瓜,以其襟怀高朗不落画史习气,三家笔墨虽异而奇逸之气。则一此册五年前老赖得于海上,借归大石斋中赏之旬日。今来合肥重观经月,益觉意趣横溢、玩味无穷,兄推老莲中年精心杰构,欢喜赞叹,因志岁月以庆眼福。
壬寅初冬 杭州唐云
4、陈老莲花鸟册—唐云题跋之二
释文:审此册,用笔凝重,敷色朴茂,迹近夸张,神情真实,披读久之,益觉奇趣横溢的是老莲真迹无疑。老友露园擅于写生,力疾临此未能,仿佛此册,精妙更可想见。
一九五八年五月 杭州唐云
唐云(左1)和赖少其(右1)合影▼
三、写生创作
(一)当时恰好毛主席在文艺上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郭沫若作了百首咏花诗,赖少其激起创作热情,便抽时间到上海郊区龙华苗圃写生。
据赖少其1990年元旦在《花卉》册上题记:“一九五七年余在上海购得陈老莲画册,受其启发,次年于龙华写生作也。”
《花卉》册页,赖少其亲属藏▼
(二)1958年秋,赖少其深入生活并写生,之后在日本绢上创作70多幅花卉作品,现刊登部分作品供观赏。
1、春紫罗兰 1958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2、宽叶落地生根 1958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3、毛地黄 1958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4、牡丹 1958 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5、荠菜花 1958 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6、郁金香1958 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7、鸢尾 1958 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8、桃花 1958 年 25.2cm×21.5cm 赖少其亲属藏▼
9、一车红 1958 年25.2cm×21.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10、碧桃 1958 年 25.2cm×21.5cm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11、芍药 1958年 25.2cm×21.5cm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12、西府海棠 1958 年 25.2cm×21.5cm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综上所述:赖少其作为版画家和西画出身的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华东、上海美协和上海中国画院的工作环境及名家影响,开始涉猎了中国画艺术。此批花卉极为精彩,作品设色雅丽、古朴高逸、天真浑厚,写生对象千姿百态、不拘一格,表现了令人惊奇的形态神韵,显示了他花卉艺术的突出成就。
赖少其原计划创作100件,后因客观情况未能如愿,但是他在领导上海文艺界的繁忙工作中,能够挤出时间和精力,创作出这么多花卉作品实为难得。
五、画册出版
(1)1981年11月,曾于1941年陪同受刑的赖少其从上饶集中营越狱的难友、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邵宇和总编辑沈鹏到安徽出差,在赖少其家中看到这一批赖少其花卉作品,非常感兴趣,确定为赖少其出版《花卉册》。
1、1981年11月,在安徽省政府大院内赖少其家中,赖少其(左1)和曾菲(右1)陪同邵宇(左2)、沈鹏(左3)观摩花卉作品。▼
2、 《花卉册》:绘者赖少其·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2年5月第一版。▼
(2).当时,人民美术出版社在编辑时,特别邀请赵朴初先生作序。赵朴初是中国当代诗词大家,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和赖少其是关系密切的好友,他看了赖少其作品后感到很精致,激动之余作词“百花令”,作为《花卉册》代序。
1、赵朴初“百花令”手稿▼
2、释文:桃花泼着满林血,梨花照着一庭月。辛夷花张着万盏灯,丁香花洒着半天雪。海棠花,凤冠压得腰肢折;紫荆花,赤霞烧得珊瑚裂;牡丹花在候着缺,逗引着红蕊绿叶;更有不知名的花儿,满地锦茵重叠。没多时转绿回黄,猛来了无边春色。春色,问东风一例吹来,怎有这百般差别?百般差别,却又是一般喜悦。
《百花令》一九六二年春闻陈毅同志广州讲话后作。少其同志出旧作花卉画册见示,观其题笺为壬寅年,适为一九六二年,殆亦有与余同感而不得不发者欤。
因录此自度曲,以应。
雅属,劫波度尽,大地春回,忆哲人之遗言,温群英之旧梦,悲欣交集,感慨系之。
一九七九年九月,赵朴初。
(3)1990年代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左3)和夫人陈邦织(左2)途经广州,谢绝一切其他安排,专程到赖少其画室参观一个下午,和赖少其(右1)、曾菲(左1)畅谈佛教文化和书画艺术。▼
赖少其在上海期间创作的油画、水彩(粉)画等作品
(栏目编者:程明)
(二)1952年4月,赖少其从南京调到上海主持华东文艺界工作,1959年2月调离上海。
1932年至1936年,赖少其在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科学习,写生、色彩及美术理论等方面得到了专业训练。
在上海工作繁忙的近7年期间,赖少其坚持艺术创作,他的油彩、水彩(粉)、墨笔等近20幅作品,涉及风景、人物及静物,反映他对多类画种的涉猎和创作实践;同时,他又创作了70余幅花卉和10余件套色版画。
赖少其多个美术领域的百余件作品内涵丰富、源于生活、主题鲜明,画面构图新颖、线条生动、色调柔和,体现了他扎实的美术基础和极高的艺术天赋。
1.花卉 布面油彩 35.5cm×43cm 20世纪50年代
2.风景 纤维板油彩 25.5cm×35.5cm 20世纪50年代
3.湖景 纤维板油彩 38cm×54cm 20世纪50年代
4.山村厂房 纸本水粉 18cm×39cm 20世纪50年代
5.梯田 纸本水粉 26cm×39cm 20世纪50年代
6.上海的早晨 水彩 尺寸不详 1957年
7.堆肥 纸本色粉 29cm×38cm 50世纪60年代
8.早春 纸本色粉 29cm×37cm 20世纪50年代
9.老画家 纸本色粉 38cm×29cm 20世纪50年代
10.学习(陆金根) 纸本色粉 38cm×30cm 20世纪50年代
11.保加利亚老奶奶 纸本设色 40cm×31cm 1959年
12.老画家生病 纸本设色 29cm×38cm 20世纪50年代
13.水车 纸本设色 38cm×29cm 20世纪50年代
注:赖少其根据此草图,于同时期创作了套色版画《水车》。
14.乡办工厂 纸本设色 38cm×29cm 20世纪50年代
注:赖少其根据此草图,于同时期创作了套色版画《乡办工厂》。
15.船运 纸本设色 29cm×38cm 20世纪50年代
16.修船 纸本设色 28cm×38cm 20世纪50年代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丁远飞
图文:丁远飞 / 魏振 / 方磊 / 程明 / 韩明铭
美术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