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于在海
当今全球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文博机构长年线下的陈列展品、常规操作及免费开放的同时,策划线上展厅、网上观展的新技术运用模式,形成常规展览拓展和延伸的平台,也是未来美术馆展陈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更扩大了美术馆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的服务区域。
活动开展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线上宣传的文件精神,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政府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名人纪念馆,增强公共教育、文化服务和推广宣传意识,在2020年2月份筹划了“闭馆防疫·线上展厅”,2月22日和3月5日发布了第一、二期,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3月16日,赖少其艺术馆恢复开放,即对资料数据进一步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设计十二个展示栏目(暂定)及相关专题,更新为“线上展厅·公共教育——赖少其艺术馆系列展示活动”,于3月25日发布第三期。之后计划每月上旬、下旬二期,每期依据内容篇幅,分为上、中、下,部分文献史料和视频作为链接。
2020年度,线上展厅的重点将配合赖少其诞辰105周年、赖少其逝世20周年和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的纪念及《赖少其全集》出版的系列活动,同时展出各类美术教育、专题展览、文化交流的概况。赖少其艺术馆各部门互相配合,工作人员分期编辑,在艺术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及雅昌艺术网等合作的相关网络上,依据情况安排定期或专期,相应的展示栏目上分别推出系列、多彩的主题,展示馆藏赖少其各类作品和文献史料的丰富内容以及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业绩,对外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今年主题
(一)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1915-2020)、
赖少其逝世20周年(2000-2020)
《赖少其全集》(九类十一卷本)2018年12月份出版,并于2019年9月份荣获中国出版界第28界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结合此全集出版的宣传、座谈和研讨,举办卷本展示、专题展览及学术研究等系列的纪念活动,宣传赖少其艺术为人民的美学思想、不懈奋斗的“木石精神”及作品创作中体现的“时代精神”。
线上展厅更着重反映赖少其近七十年曲折生涯所涉及中国近现代政治和文化历史上系列重大事件,他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他多个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学术地位,对广大观众加强爱国主义和文化艺术的综合教育。
(二)春华秋实·纪念赖少其艺术馆建馆15周年(2005-2020)
线上展厅将回顾赖少其艺术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展示艺术馆以研究、弘扬赖少其艺术为中心,做好藏品保管、文献征集、史料整理、展览活动、学术研究、画册出版和免费开放等工作。其内容着重艺术馆历年举办重要活动的主要成果和广泛影响,特别是在多方面工作中所取得的学术性、史料性和专业性并重的良好业绩,以及成为中国美术馆界重要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纪念馆,反映合肥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
2020年5月2日
本期主要内容是:赖少其年谱,“全集出版概览”刊登简介版(之六)(1966年-1979年)及历史图片、赖少其的藏书票作品、赖少其1970年代在安徽时期合作创作的大幅套色版画作品(之一)、赖少其篆刻作品(之一)、赖少其1970年代文章、2014年文化部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参古悟道·融西求新——赖少其花鸟画艺术精品展”概览及2020年专题展“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赖少其全集》出版·作品文献展”概况等。
一、生平简介
(栏目编者:程明)
赖少其年谱简编之六(1966年-1979年)
周新月/编
1967年 丁未 53岁
被停止安徽省文联主席的工作。
1971年 辛亥 57岁
自订《无逸室印谱》。【编者按】“文革”赋闲期间,赖少其刻制印章数百方。
▼1970年代,赖少其在刻印
▼《无逸室印存》封面
1972年 壬子 58岁
在安徽固镇县新马桥“五七干校”。7月31日,宣布“解放”。8月15日,恢复党员组织生活。
▼1972年11月16日,中共安徽省委落实干部政策学习班全体同志合影于省五七干校。赖少其(第4排右5)
与萧龙士、孔小瑜赴萧县郭庄写生。
1973年 癸丑 59岁
今年前后,开始注重金农书画。【编者按】金农书画对赖少其“漆书”和墨梅的风格影响较大。
1974年 甲寅 60岁
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到淮河流域治淮工程现场和淮北煤矿体验生活和写生,负责并亲自参与版画集体创作。
▼赖少其在淮北煤矿
▼赖少其(右4)与安徽的画家们在一起,师松龄(右1)、鲍加(左5)、陶天月(左4)、林之耀(左1)
10月,与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集体创作的大型套色木刻《淮海战歌》入选由国务院文化组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展”。
▼淮海战歌(原名“治淮工地”)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 木刻套色 纸本 107×91cm 1974年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赖少其为版画《淮海战歌》修版
1975年 乙卯 61岁
与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张志赴陕西、山西参观写生。
▼赖少其(右2)、张弘(右1)、师松龄( 左2)、陶天月(左3)、林志耀(左1)在延安、大寨等地参观写生,图为在延安塔前合影。
▼赖少其在山西大同
1976年 丙辰 62岁
1月,偕夫人曾菲赴北京看望病危中的冯雪峰。
1977年 丁巳 63岁
8月,主持集体创作的大型套色版画《宜将剩勇追穷寇》入选“庆祝建军五十周年美展”。
1978年 戊午 64岁
1月,中共安徽省委为赖少其彻底平反。当选为政协安徽省第四届委员。
▼1978年1月,赖少其参加中国政协安徽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证
▼1978年5月,安徽省文艺工作者会议召开,赖少其在主席台就坐并为平反而拍手
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赴淮北、江南写生。
重新当选为安徽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美协安徽分会主席。
▼1978年9月24日,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给省文联党组“关于赖少其等同志工作职务的通知”文件
1979年 己未 65岁
1、2月,当选为中共安徽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赖少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通知文件
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到淮河、皖西、江苏写生。
第二次负责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总体设计和布置装饰。
▼赖少其坐在新装饰的安徽厅,背景为新作《陈毅吟诗》
▼赖少其(前排左4)与老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大型铁画前合影
2月19日,出席安徽省民政厅原副厅长于得水追悼大会,并致悼词。又赋《吊于得水烈士》诗《吊李务本》诗。
▼赖少其自书诗《吊于得水烈士》
6、7月间,赴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访问交流。
▼赖少其代表中国美协赴南斯拉夫进行文化访问与艺术交流
8月,受聘为安徽省书画院名誉院长。
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美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11月,套色木刻《海港灯光》及与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集体创作的《陈毅吟诗》入选“全国第六届版画展”。
▼海港灯光 套色木刻 纸本 44cm×62cm 1974年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陈毅吟诗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 套色木刻 纸本 129cm×92cm 1976年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12月8日,西泠印社建社七十五周年社员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选举产生西泠印社第二届理事会。赖少其当选为理事,应邀为石交亭题写亭额。
▼赖少其题字“石交亭”
12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鲁迅研究学会成立大会。
二、代表作品
(一)赖少其的藏书票作品
(栏目编者:于在海 丁远飞)
2002年4月28日
附件:
2、少其书票 6.0×5.5cm 1935年5月15日 《现代版画》第9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3、徐克(藏书票)4.5×3.3cm 1935年5月15日 《现代版画》第9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4、少其(藏书票)7.8×4.4cm 1936年5月1日 《现代版画》第9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5、李桦藏(藏书票)3.5×4cm 1936年5月1日 《现代版画》第18集 上海鲁迅纪念馆
附件二:1935年5月15日出版的《现代版画》第九集《藏书票特辑》封面作品为李桦作。
(二)赖少其1970年代在安徽时期合作的大幅套色版画作品(之一)
时代背景:淮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不仅滋养了大量人口,而且因为其复杂的水系,所造成的水患影响了农村生产及农业发展,同时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下定决心治理淮河的水患。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70年10月,国务院原则同意水电部编制的《治淮规划报告》。1971年2月,安徽治淮规划小组向国务院提出《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在举国上下齐心努力下,作为大型水利工程的淮河得到根本性治理,为淮河两岸灌溉及淮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灌溉条件。
(2)曾布置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79年—1990年)、参加1975年全国美展、曾被布置于国防部外事厅多年。刊登于:
①《中国新兴版昼五十年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9月。
②《安徽版画选》,安徽美术出版社,1986年。
③《赖少其书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④《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广州艺术博物馆主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5月。
⑤《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⑥《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精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⑦《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3年11月。
⑧《新徽派版画文献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年9月。
⑨《赖少其全集(版画卷)》,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
(3)作品简介
赖少其作为三野八纵(26军)宣传部长曾参加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对那一片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为纪念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和他参加过的解放战争,文革中身处逆境被“罢官”的赖少其没有在家虚度光阴,主动组织中青年版画家,拾起画板,拿起刻刀,克服当时的困难条件,率领他们深入淮北地区体验生活,合作了此件大幅套色版画。作者巧妙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充分表现主题。该作品画面线条流畅,刻画的军民人物饱满、生动,背包、板车、手势表现了人们的建设热情,丰富的灰、白、蓝、褐为主的色调,衬托出云彩、堤岸、工地、积雪的层次,充分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人民精神焕发地投入祖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场面。那种紧张快干的热烈气氛,又仿佛体现了当年军民互相支持、团结战斗,在冰雪寒天之中进行悲壮激战的“淮海战役”并取得伟大胜利。赖少其精选著名三大战役之一的历史及地点作为背景,结合经济建设的现实生活,构思新型版画的创作题材,画面表达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2、淮海煤城
(1)套色版画 70×164cm 1974年 木刻 纸质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②《安徽版画选》、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
③《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安徽美术时代出版社,2012年9月。
④《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精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⑤《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
⑥《新徽派版画文献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年9月。
⑦《赖少其全集(版画卷)》,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
为体现安徽工业生产新貌,反映重要的工业基地——淮北煤矿建设,赖少其组织艺术家合作了大幅套色版画《淮海煤城》。此现实题材作品,以开阔的视角、明快的线条、强烈的对比、丰富的色彩,真实地表现蓬勃发展的工业建设和淮北平原的宏伟场景。整个画面以红色为基调,通过深红、黄色、浅红、拉开画面层次,近景以黑色、灰色等作为矿山、矿工、矿井的色调,远处绿色平原及灰色丘陵,“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点题,体现了火热气氛的年代,激情澎湃的青春、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3、《淮河之晨》
(1)套色版画 61×127cm 1979年 木刻 纸质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 合肥赖少其艺术馆藏
①《中国新兴版昼五十年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9月。
②《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③《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精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④《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
⑤《新徽派版画文献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年9月。
⑥《赖少其全集》(版画卷)、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
(3)作品简介
赖少其带着大家每天很早去淮河边上观察空中色调的变化,同时对工地场景进行写生。创作的此幅作品,描绘了安徽省中部淮南市区中心处淮河大桥的建设场面,微露的早晨霞光,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淮河人民治理淮河期间,为了方便市区交通而建设跨河大桥,画面中的一座座桥墩体现建设工程的过程。两个铁塔连接电线,充当着点线距离的作用;近处的成群工人上班,清晨中正在走向工地;中景的一艘艘轮船,或带着建筑材料运向施工处,或是淮河上的货物运输;远处的城市隐约浅景,反映了安徽淮北外又一个重要煤矿生产基地的淮南风貌。此幅作品层次清楚、色彩丰富、景深开阔,整幅画面的浅灰混色主色调呈现了淮河之晨,喻意祖国经济发展并欣欣向荣的未来。
作品观感:赖少其构思以淮河为主题的创作,这也是时代的需要。他身兼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有责任有义务宣传新中国的建设,但是作为省文联主席兼省美协主席的赖少其就要考虑如何运用艺术的形式,精选合适主题体现经济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描绘淮河治理的作品很少,赖少其充分发挥大幅套色版画艺术的优势,创作造型精致、意境深远三件作品,真实地反映淮河建设和二淮(淮北、淮南)煤炭工业基地,形成新徽派版画的艺术特色。
2020年5月1日
(三)赖少其篆刻作品(之一)——赖少其早期刻赠亲友的名章
(栏目编者:程明)
1930年代,赖少其积极倡导鲁迅先生提出的新兴木刻运动,他的篆刻艺术得益于早年的木刻功底,他最早的印迹,便出现在他早年创作的木刻版画上“少”、“其”、“少其等,均为楷体,这可视作赖少其篆刻艺术的起源。
▼碎石 套色木刻 纸本 12.5cm×23.2cm 1935年
钤印:少(朱文)
收藏:上海鲁迅纪念馆
图注:选自《木刻三人展览会纪念册》,1935年11月出版,为手印版画。
▼鸡贼 黑白木刻 纸本 22cm×14.5cm 1935年
钤印:其(白文)
收藏:上海鲁迅纪念馆
图注:选自《现代版画》第十一集,1935年9月1日出版,为手印版画。
▼《自祭曲》封面
内页全部手印木刻,赖少麒作,郑可装帧,廿四年五月一日出版。
钤印:少其(朱文)
收藏:上海鲁迅纪念馆
2、赖少其1941年赠王任之、王丽娟、毛先鹏印
赖少其最早的篆刻印章实物,据目前所知,是80年前的1941年3月为王任之、王丽娟兄妹所刻的朱文“壬之”和白文“王丽娟”两印,前者是赖少其在狱中为了感谢著名中医王任之的救命之恩而作。赖少其当时对王任之说:“我们被关在这里,过得不是人过的日子,国民党也不把我们当人,就把这站人旁去掉吧!”于是刻成“壬之”。“王丽娟”扇形边栏的白文印是赖少其为随兄入狱的王任之之妹所刻。之后,赖少其被关押至“上饶集中营”,狱中他曾为难友刻了不少印章,如为毛仙鹏刻“毛仙鹏”印,又曾为狱友邵宇刻印,在艰难困境中相互鼓励,这批印章的边款充分表现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赖少其为王任之治印
(2)赖少其为王丽娟治印
(2)赖少其为女儿赖晓峰治印
(3)赖少其为女婿于在海治印
(4)赖少其为女儿赖小虹治印
(5)赖少其为好友王任之治印
(6)赖少其为好友陶天月治印
(7)赖少其为好友王任之儿子王行、女儿王眉治印
以上所述为赖少其青年时代篆刻的事迹,赖少其青年时期为他人所刻的印章,多为姓名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赖少其主要在部队从事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在南京、上海和安徽从事文艺界领导和组织工作。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程明
图文:丁远飞 / 魏振 / 方磊 / 程明 / 韩明铭 / 王银凤
美术编辑: 韩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