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线上展厅·公共教育 ——赖少其艺术馆系列展示活动(第七期·五月专辑·上)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4日
手机扫码分享

精品项目·缅怀纪念

——荣获金奖的全集卷本展示

于在海

反映赖少其(1915.5-2000.11)辉煌人生、历经七年(2012-2018)的《赖少其全集》,荣宝斋、广州艺术博物院、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和赖少其亲属合作并投资,唐辉、于在海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2019年9月荣获中国出版界第28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的金奖。全集作为文化大工程,具有学术性、史料性、专业性和全面性并重特色,得到中国出版集团积极支持。

今年为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和逝世20周年,赖少其艺术馆策划“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赖少其全集》出版·作品文献展”。此展精选并展出全集九类十一卷本内容、部分文献史料、相应的赖少其各类作品及历年相关专题活动,同时以全集简版年谱的图文资料展陈赖少其生平。着重体现赖少其:

一、近七十年的曲折人生涉及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和文化的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应有地位和广泛影响。

二、早期参加抗日救亡和祖国解放的革命事业,主持南京、华东、上海、安徽文艺界工作,筹建多地文化艺术事业机构,突出他对新中国文化事业创建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1930年代,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开拓者之一,投身于中国新兴版画发展事业;1960-1970年代,创建“新徽派版画”,促进美术创作;晚年无私捐赠作品,为国家留下珍贵文化遗产。

四、注重传统继承,弘扬民族文化,在诗书画印和文学等多个领域造诣深厚;他后期融汇中西、勇于创新,形成了鲜明的作品特色。

五、著作、研究、评论体现他艺术为人民的文艺思想,大量作品反映时代精神及创作实践,对当代美术发展具有启示和教育作用。

策划并安排在多地举办全集出版的首发式、专题展览、学术研讨、公共教育、西部巡展、线上展厅等系列活动,编辑学术资料“全集出版概览”,回顾赖少其奋斗不懈的革命历程、艺术生涯及“木石精神”,突出了缅怀和纪念赖少其的重要意义。

全集出版并荣获金奖体现了四方的密切合作、辛勤努力和共同荣誉,展陈的纪事内容同时也反映了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政府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和中国书画名家馆,积极弘扬赖少其艺术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长期以来在作品陈列、文献征集、史料整理、研究出版、文化交流和精品项目等方面所做工作及重要业绩,作为赖少其艺术馆(2005-2020)建馆15周年的纪念。

2020年5月

 

本期主要内容是:《赖少其全集》(9类11卷本)出版及荣获“金牛杯”金奖概况、《赖少其全集》卷本作品及文献等。上篇主要介绍《赖少其全集》出版及荣获金奖、《山水卷》《花鸟卷》作品及文献。

 

一、《赖少其全集》出版及荣获“金牛杯”金奖概况

▼《赖少其全集》效果图

1_调整大小.png

荣宝斋、广州艺术博物院、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及赖少其亲属合作并投资的《赖少其全集》,由荣宝斋出版社于201812月出版、北京雅昌印刷,唐辉、于在海主编,王勇、赖晓峰、陈伟安副主编,包括《山水卷(一、二、三)》、《花鸟卷》、《版画卷(附录:写生)》、《书法卷》、《篆刻卷(附录:刻件)》、《晚年作品卷》、《文献卷》、《年谱卷(附录:纪事)》及《私人收藏卷》九类十一卷本。2019年9月,《赖少其全集》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2019中国编辑学会年会上,荣获第28届优秀美术图书“金牛杯金奖。

《赖少其全集》荣获第28届“金牛杯”金奖的荣誉证书

3_调整大小.jpg2_调整大小.jpg

年会会场及“金牛杯”奖项评审现场

5_调整大小.jpg4_调整大小.jpg

2012-2018历时七年,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和荣宝斋出版社及广州艺术博物院、赖少其亲属密切配合,在全国各处征集赖少其各类作品、文献史料和大批图片,同时与荣宝斋出版社进行资料整理、分卷编辑、复核校对、精装设计,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美术评论及安排专题文章,雅昌的印刷、装帧和优质材料、先进工艺等,三千套即三万三千册之多,形成一个巨型、海量、相当规模的画册精品,又是专业性、史料性、学术性兼具的宏大文化艺术工程项目。

该套图书全面反映了赖少其革命活动和艺术创作的曲折人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及多个艺术领域的杰出成就,得到了中国出版集团、广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百余家全国各地相关单位和赖少其作品私人藏家的积极支持。同时,荣宝斋出版社和赖少其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团结协作,长期以来办理大量编辑事务,他们认真负责、辛勤工作及敬业精神,对《赖少其全集》顺利出版并荣获金奖起了重要作用。

 

二、《赖少其全集》卷本作品及文献史料

(一)《山水卷》

《山水卷》分三卷,收录赖少其山水画作品461件,作品创作时间从1960年至1994年1995年至2000年之间山水画作品收入《晚年作品卷》),全面呈现了赖少其各时期的山水画风貌,三卷卷首编入评论文章13篇,从不同角度评价了赖少其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1、《山水卷·一》

1)封面及卷首照片

6_调整大小.png7_调整大小.png

1984年于在海摄于广州珠岛宾馆

 

2)评论文章摘录

唐辉(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赖少其的绘画是充满个性语言特征的,是不可复制的,就像他的经历一样。赖少其实在是太特殊了,特殊到这个时代对他艺术的理解都显得有些滞后了。我们经常在中国画的学术范畴中讲人品艺品的关系,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提高见识与修养……这些艺术规律恰恰在赖少其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地验证;赖少其非凡的人生经历以及从严求真的艺术思想在其艺术创造上也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赖少其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我认为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境界高远……第二是悟性通达……第三是胆识过人……第四是世界情怀。最终,我们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中国画大家给我们带来的伟大创造。

……可以断言,赖少其的艺术终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会引领今后中国艺术的时代走向,会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特殊的影响。

——《序》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赖少其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画家,又是一位深入传统堂奥的智者。他的艺术是创新的高峰,他的创新又建立在传统的高端之上。他秉持文化自信、依赖丰厚的修养,以开放襟怀广取博收,实现了传统的脱胎和新变。……

赖少其对20世纪中国美术做出的贡献,是多方位的,一个是他的版画,一个是他的中国画,一个是他的理论,还有一个就是他的领导,他的社会活动等。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画一直处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如何与时俱进,与古为新,赖少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对于未来中国美术和中国画的发展,赖少其对我们最根本的启示,则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高峰的启示——<赖少其全集>代序》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赖少其的艺术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深厚的传统渊源,充满了严肃而活泼的探索精神。他创造的丰硕艺术成果,成为我国现代艺术宝库中的珍藏;他的创新胆识和勇气,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和赞扬,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赖少其身上,折射出在我国现代伟大社会变革中追求民主、正义和进步的知识分子的睿智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屹立在东方,我们的艺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上独放异彩,正是因为有像赖少其这样的仁人志士的无私奉献。赖少其无疑是他同代人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不朽人生 永恒艺术》

 

唐云(原上海中国画院代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赖少其的艺术深植传统,……更重要的则是赖少其以师法传统为起点,对于祖国的大自然倾注了真挚的爱,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培育。他深厚的木刻功力又为他的钻研国画垫了底,因而他能得心应手地以其老辣古朴的笔致,状写清新雅健的画意,散发出十分浓厚的泥土芳香。从黄山全貌到每一细部,一一写来,十分传神,那黄山的烟雨迷蒙、云气氤氲的奇景,都在他的淋漓酣畅的笔墨之下展露无遗。其沉厚处稳健工致,洒脱处奔放痛快,可谓得黄山三昧。我欣赏之余不禁赞曰:“谁谓今人不如古,穆倩自是后生家。”如果说石涛、梅清是“黄山画派”领袖,而赖少其作为“新黄山画派”执旗人,足以当之无愧。

——《勇攀黄山天梯的人——谈赖少其及其艺术成就

 

于在海(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众家之力 丰硕成果——编者的话》(略)

 

3)作品选登

临渐江《晓江风便图卷》

8_调整大小.png9_调整大小.png

纸本水墨 30cm×251cm 1962

释文:渐江晓江风便图卷。其用乾隆艺林堂纸临之,甚觉心畅神驰。渐公学云林已入骨髓,吾学渐公未能形似,宜勉之勉之。其。

晓江风便图,渐江为其好友吴伯炎作。石涛见之,赞誉备至。此江即渐江,江上一亭,据云名为宾虹亭,高塔之下为古域崖,渐江与其友常在此论诗作画,此卷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宾老生前极珍爱之,以高价售之,不得。成为千古遗恨。余今摹一纸,归其故里,亦宾老之志也。壬寅秋日再记于黄山紫云峰下,岭东老赖。

钤印:我有刀如笔(朱文)、其(朱文)、一片野云心(白文)、少其(朱文)

收藏: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黄山市博物馆)

 

临唐寅《匡庐三峡图》

10_调整大小.png

绢本 147.7cm×76.6cm 1962年

释文:壬寅夏日于黄山,学唐伯虎画匡庐三峡。岭东老赖。

钤印:老赖(朱文)、牛(肖形印)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巢湖渔歌

11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28cm×40cm 1963年

释文:释文: 巢湖渔歌。老赖。

学习传统先求似,然后求不似,似亦不易,不似更难。生活是源,传统是流,从生活观察传统,能探其源,故知描绘生活之法,不似必矣。余仍在似与不似之间,知路途之遥远也。六三年又记。

钤印:少其(朱文)、赖少其(白文)、赖少其(白文)、其(朱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临程邃《山村泊渔船》

12_调整大小.png

纸本水墨81cm×42cm 1964年

释文:老赖临。

少其同志作山水,喜用渴笔焦墨,得垢道人三昧,此图遂可与之乱真。甲辰春日获观因题,谢稚柳。

钤印:赖少其印(白文)、岭东老赖(白文)、谢稚印(白文)、稚柳(朱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临戴本孝《山水》

13_调整大小.png

纸本水墨 80.4cm×34.7cm 1973年

释文:戴鹰阿山水。癸丑之秋临此本,为学习传统技法之助。赖少其记。

少其同志于书画雅好金冬心、垢道人,故所作辄饶其趣。清初戴鹰阿与垢道人虽风格有别,然并以焦墨干笔胜。此少其同志所临鹰阿,三昧尽收笔底,真足以乱真矣。丙辰初夏,稚柳题。

钤印:赖(朱文)、少其(朱文)、琴清月在户(白文)、谢稚柳(白文)、壮暮父(朱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黄山万松图

14 (2)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143cm×348cm 1980年

释文:黄山万松图。一九八○年夏作于黄山散花精舍,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印(白文)、赖少其(白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2、《山水卷·二》

1)封面及卷首照片

14_调整大小.png15_调整大小.png

1987年于在海摄于浙江普陀山

 

2)评论文章摘录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

……赖少其给我们提供的个案则是从西画体系转向传统中国画学,再进行中西贯通,进而将传统笔墨与现代简化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达到笔墨境界与个性图式高度统一的典范,这在现代新兴木刻运动先驱者中是唯一进入中国文化堂奥的中国画家,这在革命艺术家中是真正将中西熔铸一体的真艺术大师,这在山水画现代性探索者中是一位走得深远并值得人们不断回望的一座高峰。

——《铁笔烂漫写苍茫——赖少其对二十世纪山水画现代性的深度探索》

 

陈传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晚年,赖少其随心所欲,然不逾矩;猖狂忘行而蹈乎大方。他摒弃了一切画法,实际一切画法都融于他的心中,以手写心,看似以笔随意乱勾,乱画,画到哪里是哪里,黑便任意黑,疏便任意疏,实际都是他的修养的自然流露。观者往往惊讶,这画法怎么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今人没有,欧美也没有,只有赖少其有。它来自中国的传统,欧美的方法,中国黄山等大自然的熏陶,尤其是他一生的读书学习融汇而化之,成为赖少其晚期山水画的独特风格。

——《赖少其与皖派》

 

林墉(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联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惊叹地想一再提提的是那标题“夏”的山水方幅。这是一幅有重量,有厚度,有手法,有意蕴的佳作。自从我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就无法摆脱其魅力对我的包围!更其重要的是,我真切感到从这幅画的转折中,真切窥见赖少其风格的另一端倪。我预言:水、色泽浑溶将是八十赖少其的风采。昔年的赖少其版画,亦曾有色彩斑斓的物色。如今,这物色又浮现出来,应该说,在自我完善的历程中,技术因素的使用已一步步与内在的蕴含合辙了。

——《渴望》

 

范曾(著名书画家、国学家、诗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赖少其在美学上既有了拙、朴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刻苦地向传统学习,他几乎临遍了不少博物馆所珍藏地垢道人的画,其惟妙惟肖,谢稚柳先生以为庶几乱真,戴本孝的干笔山水,他也临,甚至连唐伯虎的匡庐三峡他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认真传摹移写,在传统的宝库中他得到的启示……

造成赖少其先生的艺术,一方面是他把传统的精英加以提炼熔铸,另一方面则是祖国的大自然培育了他,他以六十五岁的高龄跋山涉水,背着画囊,搜尽奇峰,他的画正如石涛所说是自发肺腑,自扬须眉的。他不喜欢那些没有生命,也就是没有自己的艺术。他热爱祖国,曾为他献出过青春……

——《赖少其的书画艺术》

 

(3)作品选登

丹霞之峰

16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67cm×45cm 1981年

释文:丹霞之峰。董源用墨点写春山,米芾用墨点写烟雨,石涛善用墨点,却称它恶墨。我用墨点参以西法,写黄山神秀,未知可乎?辛酉夏,赖少其记。

钤印:赖(朱文)、少其(朱文)、书意(朱文)、少其(朱文)

收藏:家属

 

临龚贤《月淡风清图》

17_调整大小.png

纸本水墨 103cm×69cm 1982年 
释文:月淡风清,波平如镜。明龚半千作。壬戌元宵于颐和园藻鉴堂,赖少其摹写。
钤印:赖少其(白文)、白云苍犬(朱文肖形印)
收藏:家属

 

鼓浪屿图

18_调整大小.jpg

纸本设色 48.4cm×187.6cm 1985年 
鼓浪屿。赖少其画。
释文:海赋。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登鼓浪屿日光岩,向东远瞩,汪洋一片,不胜感慨,因作海赋焉。郑成功,国破家亡,焚青衣,投笔从戎。水操台尚在,海上雄风。三百年后,枪声再起,炮声隆隆。人都道:英雄山,血染山红。我此来,遥望眼,海峡两岸,渔船如梭。海阔天空。微风飘荡,楚语吴音,尽与家乡同。赖少其书于庐阳,一九八五年夏日。
钤印:赖少其(白文)、赖少其印(白文)、七十以后归故乡(朱文)、赖少其七十归故里(白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孤云与归鸟

19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67.7cm×68cm 1986
释文: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马戴,《落日怅望》。丙寅,赖少其。
钤印:潮汕赖氏(白文)、少其(朱文)、赖(朱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夜宿屯溪海阳楼

20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51.5cm×79.5cm 1986年
释文:夜宿屯溪海阳楼。清泉引入小壶天,三十六峰指顾间。莫怪寒砧惊宿鸟,梅花开处忆渐江。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赖少其。
钤印:少其(朱文)、赖少其七十归故里(白文)
收藏:家属

 

3、《山水卷·三》

1)封面及卷首照片

21_调整大小.png22_调整大小.png

1988年于在海摄于香港中国银行宾馆

 

2)评论文章摘录

梅墨生(著名书画家、诗人、学者,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赖少其八十岁以后的作品,是集中了他一生的生命与艺术思悟的“意象”之作,那是一个率直老人而又充满乐观情怀者的生命梦幻。

在中国的山水与花卉画史上,赖少其以特殊的精神性呈现了一种博洽又纯粹的艺术风貌,此一呈现契合了现代人的某种现代诉求,也契合了现代人的对传统的回望心理。他的画找到了古今中外人我心物景情的一个交汇点。

我们对此重视还不够,赖少其还有待再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也有助于我们面对未来。

——《欢愉的苍凉——赖少其艺术散论》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赖少其“做事精明勇敢,富空想”!……如若不是“富空想”,赖少其大约也不会选择山水画,而山水画也的确足够承载一个人的“空想”吧?!如若不是“勇敢”,他又怎会在近中年时选择几乎毫无基础又最难的山水画呢?而“精明”则不仅体现在工作上的种种成绩,更体现在山水画创作上的深谙扬长避短、四两拨千斤之道!这也是所有有“大成”的画家的成功之道——在近现代美术史上,从吴昌硕、齐白石到林风眠、李可染等等,无不如此。

——《“精明勇敢,富空想”——对赖少其的一点解读》

 

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细察其作品,这种学西法参西法的做法,完全是建立在赖少其自身表现的需要上,也即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法以学习、体会、参合,依自己的创造精神,自由取舍,他对西法的用心有如他对传统某家某派的心领神会一样,是神交,是法法相生,会众法为我法。那倾向性的色调、丰富而浪漫的色彩,强烈对比的色相和微妙变化的色度等等,与赖少其的干笔湿笔、焦墨淡墨,奇构拙形等融为一体,构成并体现了赖少其自由博大的心态和精神,这样的“参西法”,才是真正意义的“洋为中用”、“西为我用”。

——《浩气来腕下 万壑皆蒸腾——赖少其先生绘画的精神品格》

 

3)作品选登

合肥秋色

23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49.5cm×78cm 1986年
释文:合肥秋色。包公祠东修浮庄,稻香楼畔建庐阳。丙寅,赖少其。
钤印:少其(朱文)、赖(白文)、古拙(朱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岭南花似锦

24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188cm×142cm 1991年
释文:二月岭南花似锦,改革开放葆新葩。春夏夜雨润万物,日出骄阳照千家。为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而作。羊年初夏于广州之木石斋,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七十以后归故乡(朱文)、胸中丘壑(朱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黄山一夜雨

25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83cm×149cm 1991年
释文:黄山一夜雨。辛未于纽约曼哈顿,赖少其。一九六九年夏,余在黄山,夜宿半山寺,梦为雨冲去。晨起,壁上飞瀑悬空。遂扣天门而上天都峰。匆匆已二十有二年。辛未,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少其(朱文)、赖少其印(白文)、七十以后归故乡(朱文)
收藏:家属

 

观落日

26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82cm×77cm 1992年 
释文:观落日。壬申,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印(白文)、赖少其印(白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榕荫

27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67cm×69cm 1993年 
释文:榕荫。癸酉,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二)《花鸟卷》

《花鸟卷》收录赖少其临摹、写生及创作的花鸟画作品200件,题材涉及花、鸟、鱼、虫等多类,创作时间从1958年至1994年,系统呈现了赖少其各时期1995年至2000年间花鸟画作品收入《晚年作品卷》)的花鸟画风格变迁,卷首编入评论文章2篇,探讨了赖少其花鸟画的艺术品格和美学追求。

1、封面及卷首照片

28_调整大小.png29_调整大小.png

1980年代摄于安徽

 

2、评论文章摘录

刘曦林(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

从赖少其1958年的写生作品中,可以看出造型、章法之变化尤其线型组合上与陈老莲的联系。甚至直到后来无法而法的阶段还可以寻出陈老莲的印痕,这大概是在古今人物的深层,因境遇的相似性引发了精神上的同构性,遂在艺术上呈现出不似之似或者说表现主义的倾向,此乃割不断的古今文脉在血液中的流淌,属于更深层的人文传统。

虽然赖少其像其他由版画转向水墨、彩墨的画家并不自称是中国画,但中国画的临摹与书法功底作为由西画转中画的不二法门,又使其艺术具有中国画特色,尤其赖少其的金农、伊秉绶书风,他的“干笔焦墨”法,“笔墨顽如铁,金石掷有声”的美学追求,奠定了他的中国画骨力。他以陈老莲为师,临摹、写生、变法交替前行,如1986年表示变法后,1987年再临陈老莲作品,并表示“坚信能超过老师”,都体现出中国画的规律在他的艺术基因里又多了些版画前辈的创造性传统,以及岭南人变革图新的文脉。因之赖少其的花鸟画之路又代表着现代中国画的新途之一,给后来者提供了规律性的经验和启发。

——《赖少其花鸟画之路》

 

李季琨(原北京画院齐白石研究中心研究员、《齐白石辞典》主编)

赖少其晚年花鸟画一如其晚年山水画,仍立足于坚实的传统基础之上。赖老花鸟画极少用没骨法,举凡枝干、茎叶、花朵,以至水禽、木石,莫不以线勾勒,然后施色。设色秾丽而且绚烂,加之背景多以对比色晕染,故能呈现出与同期艺术家迥异的独特风格。除早期受陈老莲、金冬心等人影响之外,其作品还使人联想到日本的浮世绘。赖先生曾参加我国文化代表团或受邀数度访日,见到风格独特而又视觉强烈的浮世绘艺术,将其有机地糅进自己的绘画,当属自然。如作于 1987 年的《刺桐与玉金榕》《洒金榕与老来红》等。尤其是“丙寅变法”之后的作品,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使其作品呈现一种绚烂之美。

赖少其先生晚年,尤其是辗转于病榻之所作,似与齐黄二老有异曲同工之妙。赖老生前侍画的小林感叹,绘画真是赖老生命的一部分。这时赖先生已很难在画案的宣纸上挥毫,而是靠在病床上,多用水粉或水彩颜料,在一块小木板垫着的卡纸上作画。从兹也,传奇式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多方位感知,对亲情、友情、乡情的眷顾与依恋……

——《日臻化境 不可方物——读赖少其花鸟画》

 

3、作品选登

西府海棠

30_调整大小.png

绢本设色 25cm×22cm 1958年
释文:西府海棠。少其。
钤印:少其记(白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一车红

31_调整大小.png

绢本设色 25.3cm×21.8cm 1958年
释文:一车红。少其。
钤印:少其记(白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冰清霜洁

32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50.5cm×79cm 1977年
释文: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热,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宋人林逋词梅一阙。丁巳于庐州画梅一枝,寄与思静同志鉴可。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望远楼(朱文)、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白文)
收藏:家属

 

月下梅香图

33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79cm×39cm 1982年 
释文:泠泠瘦骨寒,扣之响铛铛。月下横斜影,风送十里香。壬戌早春于申,赖少其画。
钤印:赖少其(白文)、八十年代所作(朱文)、来不及(朱文)
收藏:家属

 

紫冠花与螺璇草

34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54cm×54cm 1986年
释文:紫冠花与螺璇草。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于羊石斋,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印(白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游鱼可数

35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67.5cm×68.6cm 1986年 
释文:游鱼可数。丙寅变法于沙河苦瓜园,赖少其。
钤印:不拘一格(朱文)、少其(朱文)、潮汕赖氏(白文)、赖(白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临陈洪绶花卉

36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79cm×84cm 1991年
释文:临画笔记。老莲之画,一点一划(画)皆从生活中来,可谓观察入微。生活为其原形,经夸张,使美者更美。因此,能多阅古人之法者,其画品必高。以此观之,自古以来,凡有创新者,必来之于生活。何以名家之作,往往能高于生活者,参酌古法,得以提高。有人说:老莲画法,能合古心,余以为不是从古人之法而得之,而是从生活出发,方能达古人之心,岂不颠倒也哉?老莲画既能超出生活,又含古心者何耶?初看不像,实则比像更难,又有人说:老莲画富有装饰美;此人各不同,各个民族也有不同者。吾人从农民画中,往往能见此种朴素美。老莲之画,既高于生活,而不失为有个性之作者,此中中华民族之精英所聚也。一九九一年七月廿一日,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赖少其印(白文)、木石斋(朱文)
收藏:家属

 

小仓兰之图

37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50cm×41cm 1991年
释文:小仓兰之图。羊年夏,赖少其。当你采取传统风格时,应注意时代精神,当你接收外来影响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画谁亦不喜欢的作品。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赖少其氏(朱文)
收藏: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百合图

38_调整大小.png

纸本设色 82.5cm×76cm 1993
释文: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癸酉,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白文)、木石斋(朱文)
收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第七期·五月专辑·中预告:中篇主要介绍全集《版画卷》《书法卷》《篆刻卷》作品及文献。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