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线上展厅——赖少其作品系列介绍(十一)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0日
手机扫码分享
文章附图

线上展厅——赖少其历史和作品系列展示

于在海


赖少其艺术馆策划并举办“线上展厅”活动,贯彻了文化和旅游部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多样性网络和数字化的广泛传播优势,弥补了线下展陈展品数量少、影响面小的缺陷,建立了线上文化服务人民的公共教育和推广宣传新模式,加强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化艺术综合教育的良好效果。

今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木石精神•党的文艺战士赖少其革命文化事业文献作品展”,已按计划于5月份展陈。“线上展厅”也将依据精品展内容分为二个部分:

赖少其历史系列展示:全面介绍赖少其忠于党的理想信念,他一生进行革命事业和文化活动的历史概况,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赖少其作品系列介绍:系统展示赖少其版画、国画、书法、篆刻等多领域的艺术特色,刊登、点评、解析赖少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

赖少其艺术馆作为合肥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和中国文化名人纪念馆,充分发挥收藏、展陈、研究、出版、交流和免费开放等多项职能,长期以来的大量工作、文化交流和文献整理,形成专业性、主题性、史料性和学术性并重的大批图文资料。

“线上展厅”根据编辑情况,在赖少其艺术馆公众号上每个月不定期的连续发布,每期信息量大,展品丰富多彩,更具有线上公教活动的特殊观感效果。

2021年5月28日


注: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作品系列介绍(十一)





赖少其1970年代在安徽时期合作的大幅套色版画作品(之三)


农业题材为主题的《金色的秋天》、《丰收赞歌


于在海 / 丁远飞

创作背景:1978年,尚未恢复工作的赖少其主动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到淮北地区各处写生,以阜阳的平原、涡阳的泡桐、淮北的相山,特别是1972年至1975年安徽农业发展典型的郭庄作为背景,构思并合作大幅套色版画《金色的秋天》(原名“淮北大地起宏图”)。

1958年,在安徽西部大别山区,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建设,配套已有的佛子岭、梅山等大型水库。此大型工程完成后,水利设施保障了皖西农田灌溉,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促进了革命老区农村的经济发展。

1979年,为了展现水利工程的成效和农村丰收的景象, 赖少其组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特地去淮河、大别山一带写生,合作反映此大型农业水利工程的大幅套色版画《丰收赞歌(原名“大别山下”)。

作品解析:

一、金色的秋天(原名“淮北大地起宏图”)

(一)、套色版画、167×92cm、1978年,木刻、纸质,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二)曾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79——1990),参加1978年全国美展,刊登于:

1、《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广州艺术博物馆主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5月

2、《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3、《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精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4、《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3年11月

5、《新徽派版画文献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年9月

6、《赖少其全集》(版画卷)、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

(三)作品简介

主题:画面明显体现地域特点,以开阔的淮北平原为背景,近处农村嗮场及延伸远景,描绘了平整的田野和安徽新农村的风貌。

作者精雕细刻了落叶的泡桐植树林带、丰收后的金色秋粮和将过冬的绿色小麦,以及雪白的棉花、勤劳的农民、整排的房屋,带给观众严谨、概括的视觉感受。此作突出了农业发展的主题,富于想象的艺术形象,一望无边的农田画面,令人有着充满舒畅的的感觉,更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特色:此幅版画充分运用大幅版面及套色的优势,形成有气势的构图,其中粗犷有力的刀痕,在大块的木板上留下了浓厚的刀木韵味;画面深浅绿色为基调,点缀着黄色、黑色、灰色,丰富了全图的色彩层次,显得更高雅、柔和、隽秀,达到了强烈的审美效果。此作体现赖少其和安徽版画家的艺术理念,浪漫主义手法、西方印象派色调,有机融合农村社会现实题材,形成新徽派版画的艺术特色。

二、丰收赞歌(原名“大别山下”)

(一)套色版画、109×90cm、1979年,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合作,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藏。

(二)曾布置于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79——1990),参加1979年全国美展,刊登于:

1、《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2、《赖少其作品集——赖少其艺术馆藏品精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9月

3、《赖少其版画文献集、》、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3年11月

4、《新徽派版画文献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年9月

5、《赖少其全集》(版画卷)、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

(三)作品简介:

主题:此幅作品的远山、水渠、农田,近景的农庄、收获及浓郁的色彩,充分烘托出皖西大型水利工程修建后,大别山地区农民秋天丰收喜悦的欢快场面。画面以丰收季节的火热场景,艺术地概括了新中国农业发展、重点水利工程的效果,突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作主题。

特色:图景、线条、板块的简洁结构,水渠、桥墩、山脉、河流、农田的木刻印痕,浓厚的刀削木味更突出了农业题材。此作特点是丰富的色彩效果,尤其是大面积的柠檬黄为主色,体现远景大别山下的皖西农田、水稻收割以及近景秋收嗮场的农村劳动场面,蓝、绿的冷色陪衬,朱红点缀、色调醒目,产生强烈对比的艺术感染力,展现新徽派版画注重颜色运用、反映劳动人民、弘扬时代精神的显著特点。

纪念: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曾于2018年2月8日在六安市的皖西博物馆办展,应邀赠送该馆此作的复制件,作为淠史杭灌区的水利枢纽工程60周年的纪念。


注:于在海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丁远飞系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典藏部主任

2021年8月20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丁远飞
网络编辑:韩明铭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http://www.lsqysg.com

电话:0551-63521390

邮箱:lsqysg@sina.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石台路艺术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