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交流 >>专题展览
一、展览名称:中国赫哲族传统鱼皮衣与鱼皮配饰作品展
二、展览背景
《中国赫哲族传统鱼皮衣与鱼皮配饰作品展》是由国家艺术基金主办,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重点领域(服装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服装文化研究中心、吉林民族服装文化研究所承办,此次项目在全国共巡展20站(北京、石家庄、沈阳、太原、济南、苏州、南京、杭州、上海、兰州、西安、成都、重庆、合肥、武汉、长沙、福州、广州、昆明、吉林),秉承着“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主旨以及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精华,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服饰文化认同感,并发扬其民族服饰文化精髓,保护传统手工艺制作流程为目的的基金推广项目。
承办单位东北电力大学服装专业多年以来在“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社会服”、“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凭借多次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大赛组委会所授予的“育人奖”“伯乐奖”“人才培养成果奖”,以及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年度排名中多次位居前十名(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入围高校),和6次受邀请参加北京大学生国际时装周活动等等出色业绩,为项目的推广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展览目的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岸地带,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民族,也是唯一能用“鱼皮”缝制衣服的民族,史称“鱼皮部”,同时也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随着服装种类的日益丰富,渐而着“鱼皮衣”的人及从事制作的手工艺人也逐年减少,所以作为高校,我们有义务将这种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下去。
根深叶茂的赫哲族服饰文化携带着日月同辉的万古浩气,散发着穿越千年的淳朴芳香。其主要目的是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精华,展示赫哲族渔民的生活习俗、民族手工艺、民族元素,让更多人去了解古老的赫哲族鱼皮衣文化,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出赫哲族的独特服饰文化魅力。
四、展览内容
此次展览的鱼皮衣新颖、独特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文化享受,从而重新定位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意义,本次展览分为五个区域,即女装、男装、袍、童装、配饰,其中女装11套,男装7套,袍13套,童装8套,配饰28件,共计67件套。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是国内鱼皮衣静态展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制作工艺是以鳇鱼、玛哈鱼、狗鱼为主采用拼接纯手工的缝制方法完成。“鱼皮衣”是赫哲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显象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唯一的标志,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女装
二、男装
三、袍
四、童装
五、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