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党建动态
学习二十大
展览交流
交流展览
专题展览
典藏研究
典藏作品
学术研究
公共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公教活动
出版物
赖少其全集
馆藏画册
刊物
精品特展
线上展厅
视频资源
调查问卷
财务公开
调查问卷
关于我们
艺术馆简介
赖少其简介
场馆环境
360全景(2024)
360全景(旧版)
留言板
典藏研究 >>
学术研究
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之二)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5日
手机扫码分享
前言文章《赖少其遍及世界的文化交流》
请点击链接:
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之一)
两次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出访
一、保加利亚(途经苏联)(1960年)(详见上文链接)
二
、
南斯拉夫
(
1979年)
1979年6月20日至7月4日,根据
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文化协定,
赖少其作为中国美协和中国文化艺术界代表,应波契德列画廊邀请赴南斯拉夫访问。他在活动时的《在南斯拉夫致辞》中,介绍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正处于一个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强调创作,题材多样化,努力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鼓励艺术家充分发挥艺术独创性,扶持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以发挥每个人的天赋、个性和才能”等文艺政策及成效,同时他强调“要放眼世界,向外国一切好的东西学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经验,是我国艺术工作者所关心和要学习的”“友好往来,相互交流是深得人心的,它必将大大促进南斯拉夫和中国共同事业的发展。”
期间,赖少其重点考察了政府主办的画廊,观赏了各类作品,赠送给画廊大幅套色版画《陈毅吟诗》作为艺术交流,与
南斯拉夫
艺术家进行了创作体会的学术探讨。期间,赖少其创作了
《奈列塔
瓦河》《无限的东流水》《波契德列古堡》等作品,表现了南斯拉夫的异国风情。
赖少其回国后,发表了
《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
——访问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
,对该国作品的丰富内涵、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现代画派的色彩和构图等作了深度分析,高度评价了南斯拉夫美术作品的创作题材多元化及画面色彩艺术性,尤其是政府画廊建立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不仅如此,赖少其认真学习和参考
南斯拉夫
画廊经验,抓紧给合肥市委、市政府报告,市领导积极支持并安排场地,很快在合肥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府主办的安徽画廊,为安徽省和合肥市的书画家提供了作品展示和学术研究的专业场所,促进和加强了省内外的艺术交流。
(一)作品图片及目录(部分)
无限的东流水
纸本
设色
31cm×40cm
1979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奈列塔瓦河
纸本设色
25cm×28cm
1979年
赖少其亲属藏
波契德列古堡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1979年
收藏地不详
(二)赖少其访南斯拉夫照片
(三)赖少其文章《在南斯拉夫致辞》
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的戏剧工作者向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对我们受到
的
热情款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你们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南斯拉夫党和政府对戏剧事业的重视和关怀,体现了人民对戏剧艺术的热情支持,体现了广大戏剧工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和智慧。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日子的收获详尽地介绍给我国人民和广大戏剧工作者,以增进对你们的了解,学习你们的艺术经验。
我们是来到贵国的第一批中国戏剧工作者。我想你们也一定很愿意了解我国戏剧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使我国戏剧出现了一个新的面。全国解放前夕,活跃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两支文艺队伍胜利汇合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对文艺事业非常关怀,毛泽东同志提出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百花齐放,是说艺术的各种题材、形式和风格,都应受到鼓励,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艺术与科学上的是非问题,应当让艺术家和科学家们自由地讨论,这个方针受到我国戏剧艺术家们的衷心拥护,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文艺方针,同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和破坏,进行过长期的斗争。
后来,正像大家都知道的,在我们国家里,一
度
出现了林彪和
“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他们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在文化方面,推行了一条法西斯的文化专制路线。否定我国从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艺路线,把中外艺术遗产一齐打倒。对现代外国的进步文化也实行禁锢政策,与此同时,他们对过去有成就的文艺家进行疯狂的迫害。使文艺,戏剧事业百花凋谢,一片荒芜。
“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和他们的种种倒行逆施,激起广大人民的无比愤怒,党和人民再也不能容忍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代表亿万人民的意愿,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和革命,也从此驱散了笼罩在文化领域上空的阴云,使党的文艺路线的阳光重新照耀大地,为了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为了恢复文艺战线的生机,为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党进行了极为艰苦的拔乱反正的工作。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正在积极落实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对艺术作品最权威的评定者,三十年来,我国文学艺术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针对林彪、
“四人帮”的篡政,歪曲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教训,党要求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正确理解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并且重新强调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戏剧方面,我们强调创作题材多样化,努力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在当前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进行艰苦斗争的时期,要投身到伟大的斗争生活中去,着力表现新的生活和新的斗争。我们也鼓励作家选择自己熟悉的斗争生活,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
百花齐放的方针,还鼓励艺术家充分发挥艺术独创性,扶持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自由发展和自由竞赛,以发挥每个人的天赋、个性和才能。
这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有成效的,我们的艺术正处在新的复兴时期,创作比较繁荣,为迎接我国建国三十周年大庆将举行规模盛大的展览会。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正处于一个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举国上下,步调一致,安定团结,朝气蓬勃。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党要我们重视自己的经验总结和运用,同时,要放眼世界,向外国一切好的东西学习。因此,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经验,对我们将更加亲切,是我国艺术工作者所关心和要学习的。我们的友好往来
、
相互交流是深得人心的,它必将大大促进我们共同的事业的发展。
最后,请允许我对我们在这里受到的盛情款待和真挚友情,再次表示感谢。
向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铁托总统致敬!
祝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
荣
!
祝中、南两国人民和美术工作者的友谊,像长江和多瑙河一样源远流长!
谢谢大家!
注:
此文
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出版的《赖少其诗文集》。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
波斯尼亚
和
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波契德列画廊请柬及行程安排
(四)赖少其文章《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
——访问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
根据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政府文化协定,我应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波斯尼亚
和
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波契德列画廊的邀请,于
1979年6月20日至7月4日,到南斯拉夫作为期两周的访问。
一
访问期间,我除了参观波契德列画廊,画了该地的古堡和奈列特瓦河,并应主人安排在画廊画了三天画以外,还参观了拉迪米亚的充满了民族特色石刻的古墓群,斯多拉兹的布兰科
·
少特拉木刻画革命文物陈列馆,莫戈耶洛的罗马卢斯蒂策古堡遗址,莫斯塔尔古城的桥和街头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布拉嘎依山洞旁的古屋等许多展示着南斯拉夫朋友引为骄傲的古代文化的遗址。
我曾沿奈列特瓦河东岸而上。参观了当年铁托元帅领导游击队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革命根据地
——
波列莱尼山山谷,到达了当时为了打击侵略者而主动炸毁大桥的所在地
——科尼兹,瞻仰了当地的革命英雄纪念馆。此外,还参观了戈拉达兹的海滨风光和克拉维采的瀑布等游览胜地。
最后,我参观了贝尔格莱德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博物馆,访问了南美术家协会,参观了他们举办的一个小型木刻展览会。访问结束前,我拜会了南科技局文化交流部负责人达尼查
·
丘尔契奇同志,交流了
感
想和看法。
访问中感到南斯拉夫人民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画廊主席哈桑
·
苏捷斯卡
( HASAN SUCESKA)亲切地说:“你是南斯拉夫的客人,是第一个来参加我们画廊活动的中国画家。”我表示了感谢,并说“我不远万里而来,目的是为了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是来向你们学习的;我还带来了一幅木刻《陈毅吟诗》赠送给画廊。”主人表示感谢,并说画廊委员会认为:“这幅木刻是成功的,将陈列在画廊中。”这也是对中国人民友好的表示。
二
波契德列画廊创建于一九六四年,已有十五年历史。画廊主席哈桑
·
苏捷斯卡说:
“像我们这样的画廊,目的是为画家提供创作条件;在欧洲也有类似的组织。我们国家和意大利是比邻,和他们的关系比较密切
。
"意思是说:设立这种的画廊多少是受到意大利的影响。在南斯拉夫有画廊四十五个。像波契德列这样的画廊有十个,除了接待本国画家外,还接待外国画家。波契德列画廊是受南斯拉夫联邦美术协会领导的,是办的最好的一个。铁托元帅也参观过这个画廊。由于画廊成绩优异,有十几位画家和作家被授予荣誉奖状。
画廊的经费是由南斯拉夫联邦政府拨给的。画家到画廊参加活动,生活费用全部由画廊供给,还发给
零用
费
一千五百第纳尔。画廊自成立以来,已按待国内画家八百余人,外国画家二百五十余人,其中有匈牙利、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希腊、土耳其、埃及、苏丹、突尼斯、摩洛哥、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西德、东德、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墨西哥、古巴、芬兰、印度、日本、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及利亚、丹麦、荷兰和中国,共三十一个国家的画家。主人补充说:
“每一位受画廊邀请的画家,都送一幅画给画廊,除由画廊保存和展出外,还在各地举行画展,也到工厂、农村展出。”每年有六个月是对外开放时间。以今年为例:自五月开始至九月中旬,分六批接待国内外画家。每批十五人,为期两周,其中有外国画家二人。因此,每年接待画家最高数可达九十人左右。与此同时,在每年五月,还分四批接待大、中美术学校学生,每批一周,可接待五十至六十名学生。学生由老师率领到画廊参观学习,经费由
波斯尼亚
和
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美协和教育部拨给。
波契德列画廊设立在风景如画的奈列特瓦河边,负山带水,交通方便。高山上有雄伟的古代城堡,是南斯拉夫腹地通往亚得里亚海峡的要塞区,山麓是游人如
织
的名胜古迹;有清真寺、回教神学校、萨哈特尖塔和方形钟楼,这些建筑群都很秀丽和壮观,尚有古屋已作为旅店、俱乐部和别墅。画廊设在嗄费兰大尉石室中,既是画廊,又是餐厅和客人卧房,外观古雅,室内设备现代化。同时设有画室可供画家作画,还设有小型手摇印刷机可供画家自印铜版画和木刻。画家在画廊中既可画画,又可相互观摩学习。
波契德列画廊中的作品,绝大部分和
我
们在欧洲所见现代派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很显然,这些作品受法国和意大利画风影响较多。但我们也发现,南斯拉夫老一辈画家艺术修养很高,有优良的艺术传统可以继承和发扬。画廊主席哈桑
·
苏捷斯卡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画家,他的黑白木刻线条爽朗,人物生动活泼,画面富有装饰味;他的钢笔画以古典钢笔画法为基础,并有所创新,他所作《波契德列风光》便是一例。钢笔画家斯蒂凡
·
克奈热维奇
( STIVAN KNEZEVIC)采取了民族、民间的画法,创作了《波契德列的一千零一夜》,描绘了在黑夜中凭幻想而出现的怪兽、异禽,以及被夸张了的神话故事人物,是把“恶德”当作美丽来表现的。与此同时,罗马尼亚钢笔画家尼克莱
·
萨费托伊乌
( NICLAE SAFITOIU)所作的《天堂》,天堂的上空出现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罩着散发(不见头部)裸体的女人,使人感到与其说是天堂,还不如说是地狱更名符其实;但作者的描绘技巧极高,刻画准确,线条组织严密,画面舒展,是大手笔。又如另一位罗马尼亚画家巴克洛
·
迪萨克
( BAKRO TISAK)的铜版画《波契德列的舞蹈》,画一双青年男女在波契德列的教堂面前舞蹈,男的头上出现了一个羊头,大约是表现他们是羊的化身罢!使人
有
神秘的迷惑,好象是神话故事的插画。爱米尔
·
德拉古利
( EMIRDRAGULI)的铜版画《站着的回教徒》、米塞维奇
·
拉坦科
(MISEVIC RADENKO)的油画《餐厅》、卢卡
·
伊利奇
( LUKA ILIC)的大理石女人头像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技巧。我还在这里的俱乐部中见到麦尔萨特
·
贝尔贝尔
( MERSAD BERBER)的肖像画,他吸取中古时代民间神像的传统技法加以创造和提高。其它都是现代派的作品,主人介绍这些作品时说:“画家是以自己的意思作画的,只能猜想看画。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再问时,主人即以微笑作为友好的回答。
但是,特别使我感动的地方,似乎是在画廊以外:一是我在奈列特瓦河《桥》的革命英雄纪念馆中所见到的安东
·
阿乌古斯丁契奇
( ANTUN AUGUSTINCIC)所作的铁托半身铜像。这个铜像不是把铁托作为“神”安放在大厅的中间,而是作为革命的领导把铜像和观众排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革命领袖对战友的悼念:低首沉思,严肃真挚。使我心情澎湃,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呀!伊斯麦特
·
姆耶诺维奇
( ISMET MOJEZINOVIC)在战斗中的速写和布兰科
·
少特拉在战争时期所作的游击队的木刻,再现了南斯拉夫在铁托元帅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英雄业绩;三是女游击队员莱波
·
拉迪奇
( LEP RADIC)以她美丽的青春,庄严地在德寇的绞刑架上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这个场面才是“永生”的呢!我又在莫斯塔尔古城中会见了民间雕刻艺术家米利奥耶
·
鲍基奇
( MILIVOJE BOKIC),见到他的作品《女游击队员》,使我更相信,艺术的宝藏蕴藏在人民之中,我所见到的就是这些。对于一个有优良艺术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是了解得极不够的。
三
通过对波契德列画廊和其它方面的了解,我有如下认识:
(一)对波契德列画廊中的现代画派作品,我们和南斯拉夫同志有不同看法。尽管如此,对于组织这一类性质的画廊以及他们的一些做法,我们认为是发展美术创作的好方法,即有利于画家的创作、观摩、学习,也有利于美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同时,给团结外国画家,开展学习交流,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画派讲究色彩和构图,此点对人民生活(建筑、家具、衣着、用具)有好的一方面,不宜全盘否定。南斯拉夫在南共领导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出现了欣欣向荣、心情舒畅的社会风貌。毫无疑问,现代画派的色彩和造形使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得现代化和彩色缤纷。也使人惑受到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都是一些性格开朗、感情奔放的人。
(二)我们从现代画派中也仍然可以看到有些画家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民间优良传统,很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尤其在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中蕴藏着健康的生命力。我们在南斯拉夫的历史博物馆中可以看到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占主导地位,但并不强加于人。认为艺术是必须通过
“艺术民主”来实现的,让人民在比较中去选择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能不能实现“艺术民主”,这是是否真正相信人民有洞察生活和艺术的能力的表现。虽然在画廊工作的一些同志提倡的是现代画派,但他们对在革命历史时期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艺术家及其作品,却极为尊重。我们这次送给波契德列画廊的木刻《陈毅吟诗》,是和他们所提倡的现代画派格格不入的,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排除“异端”。不要因为不适合自己胃口就加以反对,也许我们所反对的东西恰好是好的呢!
(三)南斯拉夫长期受到外族侵略,他们对于古文物
“
爱护备至
”
。不管是敌人的祖先的还是自己祖先的,哪怕是一石一瓦,也极重视。对于革命历史文物,更为重视,革命纪念馆,无产阶级革命家雕像,到处都是。这既是尊重历史的态度,又能激发人民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懂得革命的胜利得来不易,只
有
战斗才能保卫它。
总之,南斯拉夫人民的高度文化艺术成就,他们的战斗精神,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诚实的社会风气,都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实行
“艺术民主”
、
繁荣美术创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一九七九年七月四日于贝尔格莱德
注:此文
原载
1979年第2期《群众画页》
,
后编入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出版的《赖少其诗文集》
、
荣宝斋出版社
2018年出版的《赖少其全集》。
1979年第2期《群众画页》刊登赖少其文章《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访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及淡彩速写《波契德列古堡》
(五)于在海文章《赖少其的东欧之行》
今年是
赖少其
(
1915.5-2000.11)
诞辰
105周年
和逝世
20周年
,
依据赖少其亲属提供
赖少其二次
赴东欧国家
活动的
文献史料和图片、作品,以及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参加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相关活动和有关事项,
综合整理发表
作为纪念
。
一、二次出访
(一)
1960年9月,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文联主席兼省美协主席的
赖少其
,
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
应邀请赴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
保加利亚
,参加
国庆
活动并进行
美术交流
。赖少其在保国文化访问和
途经苏联
时又
写生、创作
一批经典作品
。
回国后,
他
撰文《访保加利亚速写》
,
刊载于《安徽画报》
1960年第2期。
(二)
1979年6-7月,
文革后恢复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和安徽省文联主席及省美协主席身份的
赖少其
,
又
作为
中国美协
代表
应邀赴
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南斯拉夫
。
这次
文化访问
中
,
赖少其
在欢迎宴会上作了介绍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
精彩
致辞,得到
南斯拉夫
文化界的广泛好评
;
他与政府办的
《
波契德列画廊
》
进行艺术交流
;
期间撰文《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
——访问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
;
同时
写生、
创作了几件作品。
返回
合肥
后,他又为记录此次难忘的
南斯拉夫
之行,
特别是飞机途经古代丝绸之路,感叹现代生活的中外文化交流,
作了
文采洋溢的
《飞天》诗词
:
万里骑鲸去,一冲上九天,俯瞰帕米尔,云端坐午餐
;
指点古丝道,已过火焰山,波斯收眼底,黑海见波澜。
南国春常往,红花铺绿毯,严关馀旧垒,石塞作画廊,
高楼如积木,柳荫设野宴,潺潺长流水,夜乐绕栋梁。
送我海隅去,拜伦在何方
?
雨过海尽碧,潮抚金沙滩。
宇宙本无极,天涯思故乡
;
他山可攻错,回雁落幽燕。
今年六月我应邀到南斯拉夫
《
波契德列画廊
》
作为期两周的访问,飞机经酒泉、乌鲁木齐、德黑兰、索菲亚,到达贝尔格莱德,正好是古
“丝道”所经之地,故作《飞天》以纪之。
(注:此诗发表于
1979年第9期《安徽文学》
)
赖少其从南斯拉夫回国后寄给夫人曾菲的明信片
二、活动纪实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是中、苏与西方
“冷战”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界与欧、美国家没什么交往,主要和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往来密切。赖少其此二次出国访问,他代表中国美术界对外进行文化活动和艺术交流,促进中国和东欧人民之间的友谊,扩大了新中国文化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
此文完整反映赖少其二次出访活动,着重史料的原始和作品的特色,其内容分几个部分
:
(
一
)
赴保加利亚、苏联
1.
赖少其
文章
《访保加利亚速写》
(见上文)
2.
访保加利亚、苏联时创作的作品及目录
(见上文)
(
二
)
赴南斯拉夫
1.
赖少其撰文《在南斯拉夫致辞》
(见上文)
2.
赖少其撰文《让人民选择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
——访问南斯拉夫波契德列画廊纪要》
(见上文)
3.
访南斯拉夫时创作的作品
(见上文)
(
三
)
访问记
(见下文)
2010年9月26日,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异域行旅——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画家国外写生专题展”
、召开学术研讨会及
出版画册,展出与关山月同时代的傅抱石、赵望云、李可染、黎雄才、赖少其、张仃、刘蒙天、石鲁、亚明等著名大家的异域风情作品。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和赖少其亲属提供藏品外,作为学术活动,我应邀写了专题文章《赖少其的国外速写作品
——赴苏、保、南文化访问记》
并入编画册,对赖少其赴东欧二次文化活动的概况及作品特色等进行了介绍及解析
。
(
四
)
安徽画廊
2017年7月,我参加安徽省文化馆举办的“王永敬画展及研讨会”活动,地点正巧就在安徽画廊内。
散会出门时,突然看到大门上的字体,
我
就
对
安徽
省文化馆馆长李晓东说了赖少其题写馆名之事
。
应她要求,
我
提供了
画廊建立的历史及赖少其题写馆名
情况的
资料,作为省文化馆及画廊存档
。
赖少其为安徽画廊题字
2020年8月1日
注: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程明
赖少其艺术馆
宣传推广赖少其的文化艺术、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加强公共教育。促进安徽文博事业发展。
公众号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宣传推广赖少其的文化艺术、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加强公共教育。促进安徽文博事业发展。
公众号
合肥市赖少其艺术馆
http://www.lsqysg.com
电话:0551-63521390
邮箱:lsqysg@sina.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石台路艺术公园内
上一篇
艺术交流——赖少其十二次境外文化活动作品文献展(之一)
下一篇
赖少其境外文化活动之三——赴日本文化交流(1980年)